分享

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究竟去了哪里? 真相原来是......

 hl1bwcdm 2019-05-29

避暑山庄作为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在过去,地图上的山庄面积一直明显大于承德市区。这还没算上周边的外八庙。1933年,日军占领承德。日本100多人的部队进占热河省会的当天,避暑山庄东宫的“卷阿胜境”殿就被烧毁,只留下现在的一片遗址。到底是日军防火,还是汤玉麟余部趁乱抢劫所导致的,就不太好说了。

绿色部分为避暑山庄(较老版本的承德市区图)

全盛时期的山庄有文物数十万件之多,堪称清代北京之外最大的皇家宝库。清朝末年同光宣三朝,因为财政问题,清廷屡次裁撤热河陈设,很多文物珍宝运到了北京。一直到民国建立,山庄文物虽只剩下一半,不过数目还很多,只是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1909年英国人威廉·博道姆所摄的避暑山庄

清朝灭亡不久,熊希龄担任热河都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对山庄剩余文物进行全面整理,整理好的文物集中装箱储存,后经内务部同意,运往北京。同时,熊希龄还组织人对山庄进行了一定的修缮。这两项举措是值得肯定的,但熊希龄这个人呢,十分大方,也太实诚,他自己也没有收藏的雅兴。当时一些军阀觊觎山庄宝物,想拿几件文物过来,熊希龄竟然答应了。比如他把一副乾隆帝的书法作品,随随便便就送给了姜桂题。所以说,山庄文物的流失其实是从熊希龄这里开始的。

《唐人明皇幸蜀图》,原藏于山庄,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台湾方面评价为“国宝”

1914年北京成立“古物研究所”,从热河运去的文物成了陈列所的重要文物来源。(当时来自热河的文物贴有“热第X号”的标签,来自沈阳的文物贴有“奉第X号”的标签。如果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热字款,说明这件藏品来自承德)

上图是藏于北京故宫的清人励宗万书《御制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 诗并图》,封面右上角贴有“热第一九110号”标签,说明这件文物来自热河,是民国初年运去北京的一员。

1933年日军逼近华北,平津形势危急,民国政府把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藏品迁往南方避乱。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许多文物被带往台湾,这里面当然也有曾经山庄的藏品。没有南迁的古物就留在了北平,存放于故宫。解放后,故宫调拨了许多文物充实山庄馆藏,承德文物才逐渐修复,并筹办了博物馆。

熊希龄之后的热河都统都比较丧心病狂,对山庄搜刮比较厉害的就是姜桂题(1913-1921统治热河)和汤玉麟(1926-1933统治热河)。山庄内的大量文物,殿堂匾额楹联、挂屏、宫廷陈设、书籍档案、佛教器具等都成了他们的个人财产,被他们霸占。这二位不仅拆毁了山庄内大量建筑,还搜刮了成千上万的文物。汤玉麟的儿子在沈阳开饭店时为了招揽宾客,直接就把山庄烟雨楼的匾额顺过去了。汤玉麟的宅子就在天津意风区意大利兵营附近,规模挺大,我在天津游览看到时不禁有许多感慨。

山庄烟雨楼美景

1933年日本人进承德的时候,山庄还有不少的文物。满洲国的皇帝溥仪,自认为继承大清法统。尽管日本人当他是傀儡,也是个比较重要的傀儡,所以在文化上还是敷衍了他一下,从日本派了学者考察承德古迹,还做了修复计划,但是一算资金,日本人还是拿山庄做了兵营。

日军开进山庄,德汇门上还挂着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匾额

山庄当了兵营,日军将“月色江声”当成马厩,堆得岛上到处是马粪。在永佑寺附近屯兵操练,打靶射击。1943年,日军前线告急,战争资源不足,日本人惦记起了山庄的“铜殿”。

如今的珠源寺只有断壁残垣

铜殿正式名称是珠源寺宗镜阁,仿造颐和园万寿山的宝云阁,用精铜铸成,全重220吨。日本人将宗镜阁拆卸,把铜运往奉天兵工厂制造弹药。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石觉部驻扎承德两三年,军部设在山庄内,把分散在山庄平原区之外的多数古建筑拆毁修筑工事,对山庄破坏巨大。

解放后,热河省及承德市的部分机关曾入驻避暑山庄,直至80年代迁出。1976年,国务院《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十年修整规划》开始实施。山庄之内的工厂、机关、医院、部队都要迁出。当时驻扎在万树园的承德军分区以“地方不给地盘”为由,迟迟没有动身。1983年,一纸河北省政府红头文件突然发到承德文物局:“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意见,省政府研究决定,同意承德军分区不迁出离宫,可将六和塔划出,由承德军分区修筑围墙。向东开辟一门,交给承德市文物部门管理,以供游览。”这个文件令文物局一干人马十分震惊。

当晚承德籍文物古建专家付清远就赶往北京,求恭王府的一位主任将他写得一封长信交给古牧副总理。承德的“群众来信”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时间不长就派专员到承德调查,后明确下令:承德军分区必须迁出避暑山庄。山庄也得到了非常全面的保护。

文章来源:老家热河,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END--

■承德小演员成长计划:演电影,拍电影,来真的!

■承德小演员成长计划:演电影,拍电影,来真的!

■承德小演员成长计划:演电影,拍电影,来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