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丈量巴黎之读书系列——凡尔赛小特里亚农宫奇遇记

 sccdrchmjly 2019-05-29

1911年1月24日,英国出版了一本甚为灵异的书,叫«奇遇»(An Adventure)。作者署名Elisabeth Morison 和Frances Lamont。书中讲述了这两名英国女教师参观凡尔赛的小特里亚农宫时遇到的一段鬼异经历。直到她们死后,人们才知道二人的真实姓名:夏洛特· 安妮·莫伯丽(CharlotteAnne Moberly)和爱丽诺·弗朗西斯·乔丹(EleanorFrances Jourdain)

1901年8月10日,临时来巴黎度假的莫伯丽约暂居巴黎的乔丹一起去凡尔赛宫游玩。参观完凡尔赛宫殿后,她们兴犹未尽,想再去看看小特里亚农宫。这座小行宫是当年路易十五为情人蓬帕尔杜尔夫人在凡尔赛宫的大庄园内修建的。后来路易十六登基后把它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让人在旁边又修建了一个诺曼底风格的农庄,人称“王后村”。

▲小特里亚农宫 

这里距离凡尔赛宫殿大约有3公里的路程。白天,王后常常躲避宫廷的喧闹,带着孩子们在这里玩耍,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体验老百姓的乡村生活。因此成为凡尔赛内打上玛丽·安托瓦奈特鲜明个人烙印的优美景点。

▲王后村一角

根据«奇遇»一书的描述,时值盛夏季节,天气闷热,似有暴雨将至。两人走着走着,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来到一个三岔口,她们不知去向。这时,看到路边有两个人,身穿灰绿色长制服,头戴三角帽(流行于18世纪),手持铁锹,旁边有一两手推车,看似是园丁。经园丁指点,两位英国女士择路继续前行。

经过一幢房子,旁边有一圈栅栏。乔丹看到一位妇女在抖动被单,旁边有一个小女孩,她们都穿着过时的服装。乔丹本想向她们问路,可是莫伯丽却好像认路一样,只顾前行。

前面越来越荒僻,一会儿,树丛中出现一个中国式小圆亭,她们认为这就是著名的“爱亭”。亭子旁边坐着一个男人。男人扭过脸看了看她们,显露出一副病态的面孔。一切变得虚幻,四周静得令人恐怖。这时,突然有人呼唤她们。

▲真正的爱亭

此人从一块大石头后面骤然出现在她们面前。来者是一位高个男子,戴着宽边帽,身披一件黑披风,一看就是一位绅士。他满脸通红,好像是从远路赶来,挥舞着手臂激动地告诉她们应该往右边走。二人很高兴有人指路,也终于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但当她们回身向他致谢时,绅士却早已人间蒸发。

穿过一片树林,走过一座小桥,她们看到一座门窗关闭的房子。在草坪上,莫伯丽看到有一位装束古雅的夫人,她头上戴着一顶白草帽,系着一根绿丝带,正在画油画。当她们接近另一栋房子的时候,走出一名男佣,主动给她们做向导,带着两位女士走到小特亚农宫。在这里,她们突然被裹挟入一场古装婚庆的人群之中。

最后,两人浑浑噩噩地结束了这次凡尔赛之旅。

当天,她们互相隐藏了各自奇特的感觉,生怕会被对方认为神经可笑。只是在几天之后,一直笼罩在疑云中的莫伯丽终于忍不住,跟乔丹提起这次出行,问她是否感到那天小特里亚农“闹鬼了”。这时乔丹才敢说出自己也看到了超常现象。

于是两人说好,分别将那天的所见所闻详细写下来。在对比的时候她们发现,两份回忆的细节竟然惊人的相似!仅有两点主要出入:1. 只有乔丹看到了一位妇人和一个女孩(所以她不明白为什么莫伯丽没有向她们问路);2.只有莫伯丽看到了作画的女人。根据回忆,她们无法解释为什么那天两人都有穿越时空的怪异感觉?为什么酷暑之夏园丁穿着长衣,而那个高个子绅士还披着着黑色斗篷?为什么见到的人都是另一时代的打扮?......她们一致认为,那天应该是经历了一段时光倒流的奇遇。

第二年,她们把写出的回忆交给伦敦心理研究学会。但是学会认为未经调查,没有史实证据,拒绝在学会期刊上发表。于是两人一边任教,一边开始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她们得知1789年10月5日,玛丽·安托瓦奈特是从小特里亚农宫被激愤的民众赶回巴黎; 她们后来看到的王后画像与那天见到的女画家非常相似。两位女士还了解到,1792年8月10日,是巴黎革命者攻打杜乐丽宫推翻王朝的血腥的一天。她们去参观的那天恰逢这一具有历史意义一天的129周年。

▲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与孩子在小特里亚农宫

乔丹于1902年和1908年又单独两次去了小特里亚农宫,仍然有些奇特的感觉,甚至还听到过一段音乐。根据她回忆出的曲调,人们断定那是十八世纪的乐曲。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她们断定那天是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玛丽·安托瓦奈特的生活闪回。这段经历困扰了她们10年。1911年,两人终于决定用笔名出版了«奇遇»。她们尽可能完整地叙述了所经历的一切细节,并画出路线图和见过的景观。

此书一出,立即轰动。同年2月就增印了4000册,后来于3月、4月和7月连续分别加印。第二年又出了第二个版本。到1955年,该书已经再版过50次。法文版被翻译为 «小特里亚农宫的幽灵»(Fantômes du Petit Trianon)。美国的«心理学报»、«美国心理研究学会杂志»、伦敦的«心理研究杂志»、«心理研究学会会刊»等学术机构都发表对此书的分析文章;不少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好奇之士、迷信之人纷纷对书里详实描述的怪异现象进行了研究,可是众说不一。有人提出,她们只是赶上一场当时较流行的古妆活动。1952年,法国小特里亚农宫研究专家雷昂·莱,经过多年的考证认为,在1789年,书中所描述的中国亭子根本不存在,园丁也不穿这种制服,因此否定了她们见闻的真实性。

不过据记载,那天凡尔赛宫园内没有特殊的活动安排。还有人对她们之间的往来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她们是真诚的。而且两人绝非江湖骗子之流,她们都曾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夏洛特·安妮·莫伯丽是温切斯特公学校长的女儿,后来父亲又在牛津大学任教。她为父亲当了20年的秘书,于1886年起担任圣修学院的院长,该校是牛津大学的第三个女子学校。事发时,她55岁。

▲夏洛特· 安妮·莫伯丽 

爱丽诺·弗朗西斯·乔丹是一个神父的女儿,毕业于牛津的一所女子学校。1892年,她与人合伙在伦敦西北的沃特福德创办了CORRAN女子学校。这次莫伯丽来巴黎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邀请乔丹到圣修学院担任副校长。乔丹接受了邀请,于1902年走马上任。1915年莫伯利退休后,她接任了校长的职务。当年,乔丹38岁。

▲爱丽诺·朗西斯·乔丹

«奇遇»中所讲述的经历的确离奇,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人们不禁会问,这是两位身居高校要职的成熟知识女性,她们有必要在事发10年后匿名编造故事沽名钓誉吗?

1959年,法国另一位学者吉·朗贝尔从史料中翻出1774年小特里亚农宫的一张图纸,竟发现上面有一个类似乔丹根据回忆画的中国亭子。两位英国教师在生前根本无法看到这份历史资料。在图纸上,朗贝尔还找到了乔丹见到一位妇人和女孩的那栋小房子以及周围的栏杆,现在早已被拆除。突然出现绅士的那块巨石也曾经存在。他还发现路易十五的园艺总师安托万·理查德的制服正是灰绿色。那么草地上画画的贵妇人应该是路易十五的另一个情妇杜巴丽伯爵夫人,因为蓬帕杜尔妇人没等小行宫建好就已病故。杜巴丽伯爵夫人虽然坐享其成,但是命运多舛,于1793年在断头台上被砍头。所以,朗贝尔推断,她们所见证的是路易十五时期的一段历史闪回。

 ▲杜巴丽伯爵夫人

后来,在1908年,1928年,1955年......多次有人说在那里遇到过另一个时代的人。还有不少人专门按照当年的路线重游小特里亚农宫。现在,在凡尔赛宫游览项目中,可以选择“小特里亚农宫幽灵”的专题导游参观。

当年两位英国女士到底经历了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令人置信的答案。

1959年,此书在法国出版。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让·高克托在序言中写道:“假如未来飞机达到光的速度,它们一定要穿越‘一堵墙’,也许会进入另一片天地,一个1901年夏洛特· 安妮·莫伯丽和爱丽诺·弗朗西斯·乔丹小姐错误地打开门的那片天地。

作者介绍:

宫瑞华老师

1978年作为北大仅有的入选者考入“文革”后国家首批公派赴法留学生班。
1981年获得法国语言文学学士文凭。
1985年获得法国现代文学硕士文凭。
1990年,进入法国高等时尚学院,获高级时尚管理硕士文凭。

80年代初,她参与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多次重大活动。在国内首次翻译出版了阿纳多尔·法郎士的儿童文学作品«蜜蜂公主»,并且在上海«外国文艺»杂志上首次发表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获奖者让·吉奥诺的中篇小说«山岗»。

80年代末定居巴黎后,她一直从事中法商贸交流。近几年来,她重新回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历史研究中。

2019年1月,国家旅游出版社出版了她撰写的«说不尽的巴黎»一书。为写此书,她遍访巴黎的各类图书馆,阅读了大量法文原著;查阅了几百个相关网站;多次走访了每一个景点,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她选择以史料作为依托,侧重文化内涵的挖掘,用故事串联巴黎的特色景观,用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表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对巴黎60个景点进行了生动的介绍。

想多了解巴黎吗?想多了解宫老师的书吗?《说不尽的巴黎》,说不尽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