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读音练习】 祸(huò) 因(yīn) 恶(è) 积(jī), 福(fú) 缘(yuán) 善(shàn) 庆(qìng)。 尺(chǐ) 璧(bì) 非(fēi) 宝(bǎo), 寸(cùn) 阴(yīn) 是(shì) 竞(jìng)。 【字词义解释】 (1)祸:灾难。 (2)因:由于,因为。 (3)恶:罪过、不良的行为。 (4)积:长久积累。 (5)福:幸福,吉祥幸运的事。 (6)缘:由于,因为。 (7)善:行善事。 (8)庆:福泽。 (9)尺璧:直径一尺的璧,比喻很珍贵。尺,长度单位,三市尺为一公尺,十台尺为三公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央有圆孔。《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10)非:不是。 (11)宝:珍贵的东西。 (12)寸阴是竞:原为“竞寸阴”。寸,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阴,日影,常用来指时间。寸阴,比喻极短的时间。是,助词,没有意义。竞,争取。 【译文参考】 灾祸是由于长久做恶而致,幸福是因多行善事而得的。径尺大的玉璧其实不是什么真正的珍宝,短暂的光阴才值得珍惜。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祸福两句话出自《易经》。《易'坤'文言》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是吉祥、喜庆。有余庆是福泽绵长,这是积善的回报;有余秧是灾祸不断,这是积恶的果报。这两句话重点讨论了善与恶、福与祸的因果关系。善恶是因,福祸是果,因果次序一定要分别清楚,千万不能倒置。 祸与福是一体两面,相对共存的关系。你不想要祸,就别让福发展到极点。老子不是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吗?人为什会有祸?因为恶积,是小恶的不断积累。为什么会有福?因为积善。所以“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顶上的石头连小孩子都能撬动,一旦石头滚下山来,巨汉也挡拦不住。 有人会问,为什么前面两句话,由“空谷传声”又突然转到“善恶祸福”上去了呢?表面看起来,好像二者之间没有联系,其实前后四句在语义上是紧密相连的。 “空谷传声”传出的是谁的声音?“虚堂习听”听到的又是谁的声音?都是发声者自己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不出声,哪里会有“传声”和“习听”呢?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招感来的,就像自己在山谷中呼喊,听到的是自己的回音一样。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所以《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此外,太空有放大效应。我们在山谷中发出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不一样,被放大了很多倍。同理,一个人造的善恶之因很小,但变成果报的时候会放大不知多少倍。明白了这个宇宙的基本定律,我们就再也不敢起恶念、做坏事了。相反,举手之劳的小善要多做,因为将来的福报会成倍数地扩大,好像高利率的储蓄存款一样,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句话连起来,完整的意思就是: 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庆是乐善好施的回报。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这两句话是引用《淮南子》上的话。《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璧的本义是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环,以后将上等的美玉称为璧。直径一尺长的璧是非常宝贵的,不是有“何氏之璧,价值连城”的故事吗?但是这里却说“尺璧非宝”,是与谁相比呢?与光阴相比,与时间相比较,一尺长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但是片刻时光也值得珍惜。 故人为什么将时间叫做寸阴呢?时间可以用尺子计量吗?古代的计时工具中有一种叫日晷,日晷是一个石头做的上面有刻度的盘子,盘面上有一颗垂直的铁针。石盘上面的刻度非常复杂,分为好几层,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地球自转的轨道也是椭圆的。四季的日照强度和高度都不同,落在日晷上的阴影也长短不一。当夕阳落山的时候,阳光在日晷上的阴影只有一寸长,夕阳落山是瞬间的,一下就落了,如不抓紧时间,寸阴就没有了。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 競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在竞逐、奔走,竞字的本义是争竞、角逐和比赛的意思。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