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电视有真正意义上的防蓝光吗?能起到护眼的效果吗?

 青灯侠客 2019-05-29


任何东西用眼过度都会导致眼睛的疲劳和损伤,所以不管是看电视,看手机等,都应该用眼适度。但是现在,很多人根部离不开电子设备,不管是手机、电视、还是游戏机,不合理用眼,都可能导致眼睛损伤,甚至近视,严重的还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等。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防蓝光的电子设备,有没有用,先来看看原理!

先了解一下人眼的构造和功能:

人眼的构造由于cornea(角膜) & lens(水晶体)的过滤作用,到达视网膜的高能光的主要为。

紫外与蓝光:

紫外光:短波,高能量,穿透率高,也能到达视网膜-----自然光(灯珠不含)

蓝光:短波,高能量,穿透率强,伤害视网膜,造成视网膜黄斑病变-----TV LENS(灯珠含)

所以婴幼儿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蓝光伤害。因为婴儿的晶状体相对比较清撤,难以过滤蓝光。0-2岁,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年龄大于四十五岁后,黄斑色素减少,抗蓝光与抗氧化功能降低。

短波长蓝光对人眼视觉系统具有一定的光毒性,分别通过活性氧族和自由基攻击眼部视网膜上的上皮细胞和感光细胞,造成眩光、视觉疲劳、视网膜炎和黄斑区病变等眼部疾病及假性近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显示设备的蓝光辐射:

这是Led背光光谱,绿光和红光辐射强度比ccfl背光还小,但是蓝光辐射强度基本是ccfl背光蓝光辐射强度的两倍,蓝光是高能短波,穿透性强,对眼睛刺激性很大,所以这也是Led背光比ccfl背光刺眼的原因。

(LED 背光显示设备)

这是ccfl背光光谱,可以看到蓝光辐射强度并不大,反而是绿光辐射强度大,但绿光本身穿透性小,所以即使这样,对眼睛的刺激性比较小。

(荧光管管显示设备)

电视实现防蓝光的传统方式及画面偏色状况:

1、抗蓝光软件

2、加贴蓝光滤膜

3、OC彩色光阻开发,屏蔽430nm以下蓝光成分

低蓝光技术从蓝光LED芯片的底层设计着手,结合材料RG-Phosphor(高色域银光粉)

成分的调控、并适应批量化生产的成本控制,将TV背光用的蓝光LED主波长450nm处进行偏移,从物理根源上降低短波长蓝光对眼睛视网膜的伤害。

判定方法:

有害蓝光波段(415-455nm)的能量与整个蓝

光波段的能量比值不能大于50%

TUV及五所标准:

有害蓝光能量比值低于50%,即可判断合格。

测试结果:

1.原量产蓝光波段(447.5-450nm)变更后为蓝光波

段(457.5-460nm)

2.净蓝光占比原量产(66.54%)变更后(40.64%)

蓝光波段的能量比值不大于50%

所以通过防蓝光技术,改善对眼睛的伤害程度还是有效果的,也是有必要的,将来一定是一个趋势,尤其是现在孩子用电子设备的情况比较多的时候!

市场上光学防蓝光宣传鉴赏(创维):

市场上光学防蓝光宣传鉴赏(酷开):

乐融超级电视

针对背光LED芯片的蓝光主波⻓长峰值,从普通的447.5~450nm偏移457.5~460nm之间,从根源上减低短波⻓长蓝光伤害.

鉴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我们生活的不管是食物还是智能家居,都要求更加健康和时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