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获本来就是战场组成的一部分,战场上除了能够缴获到战略物资,比如枪炮弹药外,也能缴获到一些不实用比较惊喜的东西。比如下面要说的战旗。因为战旗插到哪儿部队就打到哪儿,如果战旗都没了,那么说明这支部队的精气神也就彻底被打没了,部队也就不存在了。 在古代行军打仗时将士就把自己喜欢的战旗挂起来成为一支部队的标志,同时也展示部队的力量和风格,后来的历史上许多的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战旗,悬挂自己的战旗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精神文化。这时候的战旗不仅仅是一面旗帜,它是一支军队的精神力量源泉,更能增加部队士兵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许多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往往都会有自己的专属旗帜,最典型的就是清军最强盛时的“八旗”。 如今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却收藏着来自于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缴获的一面美国团旗。提起这面旗帜,他有着不同凡响甚至坎坷的经历。它是哪只部队的旗帜?又是如何被我们缴获的呢?缴获后它又经历了哪些坎坷? 回到1951年朝鲜战场上的新兴里地区,当时驻守在这儿的是美陆军第七步兵师第31团,关于这支部队,最早传闻在1919年被美国派往远东地区干涉苏俄革命,因为是在严寒的西伯利亚作战,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是“北极熊团”。其实这是一支外强中干的步兵团,但是美军内部是把他当做精锐团来看待的。 “北极熊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菲律宾战场上是惨遭团灭。后来在1945年重建31团,没想到这一次在朝鲜战场的长津湖一代遇上了志愿军第9兵团,阴差阳错间被夜袭的志愿军一个连队是端掉了团部指挥所,志愿军战士在团指挥所看到这面团旗比较威风做工漂亮就顺手卷走了。 由于志愿军战士不知道这是“北极熊团”的团旗,也不知道其中的文物价值,通讯班班长张积庆准备拿来做蒸馒头的蒸笼布。直到被熟知英语的翻译刘光锐看到这面团旗,这才逐级上交,最后成为历史文物展示在众人年前。 如果没有懂英文翻译官,它还在孜孜不倦地做无名的蒸笼布呢,不知道那些“北极熊团”的美国大兵们直到自己团旗的待遇会不会哭晕在厕所。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抗关援朝之志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