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敕勒川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行走于土默川,茫茫原野,蓝天如穹庐,庄稼片片,连绵不断。风吹如绿波荡漾,时有牛羊点缀于草滩碧野。撩拔人心想起那远古民歌,让你感到直率悠远,粗犷豪放的旷达,透露着野性的自然气息,在慷慨壮丽浑然天地之间,蕴含多少历史故事与人间冷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面对敕勒川犹如在时光隧道中穿行,阴山与黄河之间,山水夹一川,风光无限,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四季异趣。正是历史与大自然的写照。它将山、川、原野、河流集于一体。如画而孕成诗,诗成而传千古,成为人们对的“诗与远方”的不懈追求境界和精神家园之深情寄托,无尽思念怀想的温馨港湾。

古代阴山南北一直是鬼方、猃狁、林胡、楼烦、丁零、铁勒等少数民族游牧地。春秋时为赵国地域,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范围。秦统一后,先后为匈奴、鲜卑、敕勒等民族占据。以后,又有突厥、契丹、汪古部游牧占据。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成为土默特部领地。

行走敕勒川,漫步于原野,田地、村庄、集镇、考察境内赵、秦、汉、隋、金、明长城及烽煫残墩等,在澄澈清爽旷达感和激烈幽远感中,在相融相爱之中,在回忆以及重返一些本质性的情节当中,一些经验的某些关键性时刻,是能够重拾和联结的,生命的活力与知识,艺术灵感有赖于这些非常时刻。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的地理位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20年,傍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修筑长城。《史记》注释的阴山位置主要指今巴彦淖尔的乌加河流域。北魏时期的阴山,在《北史》中将道武帝和太武帝西起怀朔镇,东至官山(内内蒙古卓资县北山)的活动范围称“阴山”,就是今天的“大青山”一带。按《大青一统志》记“阴山俗名大青山,”西自河套北乌拉特西境,东至归化城绵亘东西五百余里。蒙古地名随地而异,皆古所谓阴山也”《绥远通志稿》中范围更大。

现代地理学家对“阴山”的解释,是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起杭锦后旗的狼山,经乌拉山、大青山、官山、灰腾梁、大马群山,东至辽河源头,全长1200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为黄河流域北界,也是中国古代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天然分界线。

可见,阴山下的敕勒川,包括阴山山脉以南,黄河以北东西长1200余里的广阔的黄河冲积平原,而土默川及河套平原是北魏“朔州”所在地,为“敕勒川”中心地带。本文主要以前套平原为主,也就是南北朝时称的“敕勒川”,五代时称的“丰州滩”,明朝以后的“土默川”。后套地区还有专文论述。

据《魏书》和《北史》记载,敕勒族,是“ 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敕勒上 承丁零,下启突厥、回纥,在《史纪》、《汉书》和《后汉书》中都提及。最早游牧于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上游一带。魏晋南北朝大动乱时代,随其它部落南下,分布于阴山南北到山西、河北一带。他们与柔然有相似习俗,住穹庐,乘高车,随水草迁徒游牧。

公元386年,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称“代王”,建年号“登国”,后改称“魏王”。建立北魏王朝。北魏建国之初,开始对周边柔然和敕勒人进行讨伐,迫使敕勒族多部率部依附。道武帝拓跋珪至太武帝拓跋焘就相继将其安置于漠南,“东至儒源,西暨五原,阴山,竟三千里”,还有云中(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至鄂尔多斯一带。北魏迁都平城(大同)后,这里又出现柔然人,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土默川地区。敕勒人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这一带产生了较大影响,因之称为“敕勒川”,隋唐时也称“白道川”。但是敕勒人始终未形成统一国家共同体,到公元六世纪中叶,被柔然、突厥击败而同化其中。

敕勒人在长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生活中,形成 开朗坚强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秉赋,每逢节庆,都要高歌舞蹈,欢聚祭祀。这是《敕勒歌》产生的背景。

《北史·齐本纪》最早记载了《敕勒歌》,那是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九月,大丞相、齐王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重镇玉璧城,被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战败,高欢悲愤成疾,卧帐不起,队伍士气低沉。十一月高欢“舆疾班师”。西魏宇文泰(国王)下令追击,并扬言高欢已中箭,命在旦夕。高欢闻讯立即振作起来,召集全军将士,命大将军斛律金咏唱《敕勒歌》,高欢与众将和之,慷慨激昂,悲壮涕泣。随以歌抒情,以情励志,稳定军心,以利再战。

《敕勒歌》直抒胸臆、一气呵成,雄宏大气,质朴淡广,不雕不饰,自然浑厚,声气抑扬,韵味深沉,吟咏荡气迴肠,朗读心胸开阔,反映了敕勒人的自然天性,歌颂了自然的大美气象,元好问赞道: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华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由民歌精神变成高欢斛律金们的悲歌气韵,又化为大漠草原的诗情画意和思古幽情、天人合一的自然况味,正如元代诗人丁鹤年题元惠宗手迹诗中赞“唯有遗珠光夺目,万年留得照山河”。

我多次往返于东至乌兰察布,西到河套平原的敕勒川地带,无一次不想到“敕勒歌”,那种情愫与《神奇秘谱·酒狂》解题中所云极其相似“……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有道存  !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阿拉坦汗的开发】

阿拉坦汗统一土默特各部,驻牧丰州滩之前是“荒原积白骨,白骨向天泣;谁愿战乱久,见时亦别离。草原苦难多,长城分南北:一国成二主,同室动干戈 ”。

土默特名称源于“秃马惕”是个驻牧贝加尔湖一带的古老蒙古部落,后返步南迁,占据长城之北。原为蒙古语“万”或“万户”的复数形式,出现于北元时期(明代)。在阴山南北,辽东之西,河套内外广大地区活动。

明成化15年,北元蒙古黄金家族嫡裔巴图蒙克即汗位,称达延汗(大元可汗)。他率部平息蒙古内部长达百年左右的战争,统一蒙古,重新划分左右翼六万户,右翼三万户由儿子们分领,左翼三万户他亲自驻帐察哈尔执掌。

明嘉靖17年(公元1538年),达延汗孙——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掩答势力渐大,称阿拉坦汗,成为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盟主。九年后其侄孙左翼察哈尔部首领达赉逊库登汗也在他逼迫下东迁,原有牧地为俺达汗长子辛爱黄台吉占据。

俺答汗成为右翼三万户盟主后,不断扩大领地,统辖长城外东起宣化,西迄大同,南北600里广大地域。大青山南称敕勒川、白道川、丰州滩等,统称为“土默川”。

俺答汗十几年前就力图与明朝联系修睦,经30多年不断努力,至隆庆5年(1571年),促成“封贡”,结束了双方长期对立争战局面。明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长城沿边郡县开设市场、互通贸易。在此背景下,山西、陕西、河北逃亡的汉人来到土默川,阿拉坦汗便把他们收编下来,成为首批农业经营者。俺答汗还招纳大量汉人入境,开荒种地,牧农结合;同时引进工匠艺人,发展手工业。有70多万人进入土默川地区。这可算是“走西口”先河。

此时期,已有大量汉族人民在口外定居。清初长城外的蒙古地区本来是禁止汉人进入的,但因内陆不断灾荒战乱,关禁时紧时松,难免有众多汉人出口外投亲、靠友、打工种地。康熙巡察晋西北后,开禁放垦。光绪28年,清政府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贻谷成立垦务局公开放垦。至此蒙地彻底开放。至民国初年(1912年),移民内蒙古的汉族人口达150多万。

之后,晋、陕、冀等地汉民不断进入内蒙古地区,其中有一半左右留在土默特和后套一带。

【土默特与“走西口”】

崇德元年(1636年)驻牧在古丰州滩的土默特部归清,分二个旗,每旗编六个甲。

阿拉坦汗之前,土默川无农业。嘉靖11年 (1532)驻进后,将连年与明朝战争的大量俘虏汉民安置务农。十四 年后,“用牛二犋耕城,约五、六顷,所种皆谷、黍、秫、糜子、又治窑一座”,次年又办“耕具及犁耧、种子,因归耕……”又四年说,“吾已决策城丰州,以耕种为务矣。

有人说这一时期为“走西口”之始,我认为非也。因为大批务农汉民都是阿拉坦汗夺掠来的,并不是自动而来。直到明末,山西反明组织白莲教失败后,才有人来投奔, 阿拉坦汗收纳使其开垦种地、筑板申(建造房舍)。后陆续纳“叛人”等据土默川、招逃亡者数万,“窟板升,开云田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人口多达五万余。

当此时,山西陕西等地遭灾,加之官府盘剥,民不聊生,便大批离乡背井,其中也有避罪潜逃者,都进入土默川、河套等北地,阿拉坦汗“以居、以养”,“无差役以扰……犹可得活命也”。这方为“走西口”之始。阿拉坦汗“封贡互市”后,“胡越一家,东自海治,西尽甘州,延袤五千余里,无烽火警,近疆水陆屯田,悉垦治如内陆。”从此,多时荒芜,杂草遍野的敕勒川,经“走西口”移民力耕苦作,才出现大量耕地,广种杂粮果蔬。出现了“丁男释甲操锄犁,农耕妇馌朝复暮,荜门鸡犬皆相依”的局面。整个土默川基本上由牧业转为农耕或半农牧经济。”

清代,放垦土地,,仅萨拉齐厅就放垦1903.75顷,丈放小粮地29730顷。地方官员也支持“走西口”搞“劳务输出”,称“边民获粮,蒙古相租,彼此两便”。

土默川蒙民也租押“户口地”,兵民每丁给五顷“自租自养”地,后减为一顷。“走西口”后,蒙民就把自己的“户口地”租押给移民耕种。

黄河改道后,附近土地招人耕种。清政府规定以黄河旧河槽为界,南北分别归达拉特旗和土默特右旗,分别为四六成地。土地又分成等级,交押荒银数量不同,土右旗的大城西乡村就是由此形成。

因清延支持藏传佛教,便赐予寺庙香火、膳召地,以养黄庙。黑沙图和美岱等村还有康熙赐公主的二百多顷上好水地。二十四顷地则是教会牧民垦耕的土地。

“走西口”民众对土默川开发做出人所共见的大贡献,逐年形成聚居村落,如崞县营、定囊营、繁峙营、朔州营、武乡营、寿阳营子、大五台营、编关营等。农、牧、半农半牧相互转化,交接。

中国古人和早期欧洲人都将大地视为“万物之母”,在长期的共生中形成强烈而又深刻的依附关系。当牧场与耕地逐渐连成一片时,社会经济结构,文化、生活习俗等同时随之演化。

【萨拉齐】

土默特在清朝为内属蒙古,直辖于中央政府的蒙古衙门,以后改称理藩院。崇德元年于归化城设左右旗,都统驻今呼和浩特(归化)。雍正元年(1723)属山西大同府,管辖土默特部内的汉民,为蒙汉分治之始。11年后,改山西朔平府,驻萨拉齐。乾隆4年(1739),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并设萨拉齐协理通判,管理粮运及农田水利事务。乾隆25年改萨拉齐厅,为直隶厅新开发地区的一种行政建置。兼辖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黄河南),西北至牛头朝那山(乌拉山)、夹山(大青山),西至河套(五原)。顺治五年(1648),乌拉特部驻牧阴山南,顺治十年(1653年),达尔罕部驻牧阴山北。康熙三年(1664年),茂明安部驻牧阴山北。光绪29年(1903年),后套地区从萨拉齐厅析出,设五原厅。3年后,鄂尔多斯地区从萨拉齐厅析出,设东胜厅。

民国初,萨拉齐厅改为县治。1914年土默特左右两翼合为土默特旗,与萨拉齐县并设土默特旗,总管分理旗务,形成“旗县并存,蒙汉分治”。6月,设绥远特别区,从而结束了绥远隶属山西的历史。绥远城将军改称都统,土默特总官署直属绥远特别区。

1923年,包头镇及附近乡村从萨拉齐县析出置包头设政局。1928年绥远改省治,原萨拉齐之五当召地改属固阳县。

萨拉齐厅改县后,设五个区,东至归绥县界,西至沙尔沁镇,南至黄河,北至德胜沟,后脑包。辖土默特地及伊盟达拉特旗地一部分。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沿用蒙汉分治、旗县并存。1954年撤销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将邻近蒙古族村庄划归土默特旗。磴口划归石拐矿区,召河划归达茂旗。1958年5月,撤销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从而结束了旗县并存历史。1965年3月,土默特旗划分为土右和土左两个旗。1971年7月1日,土右旗划归包头市管辖。


【二人台】

孕育在晋、陕、冀,流行于内蒙古中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的戏曲,因演唱主要是一旦一丑而得名“二人台”。以呼和浩特为界,又分为东西两路。西路主要流行于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和山西忻州等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反映劳动人民辛劳生产,婚姻爱情,反抗剥削压迫等内容,如《走西口》、《打樱桃》、《五哥放羊》、《打金钱》等。其唱腔牌曲优美、清新、秀丽、明朗、豪爽,是蒙、晋、陕、冀北部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和宗教音乐成分。其浓郁乡土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年后,土默特右旗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

土右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来,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和土默特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汇融合,形成了一个以秧歌、旱船、剪纸等民俗文化为基础,以美岱召、九峰山原始次生林、黄河风情等旅游文化为支撑,以二人台艺术为集中表现形式,以蒙、汉等多民族文化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救勒川民族文化。土右旗以二人台、山曲儿唱得响,人才多、影响广而享誉内蒙古自治区内外。旗委旗政府明确将二人台艺术列入文化大旗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围绕一个大目标——建设文化大旗;打造一个大品牌——二人台文化艺术品牌;形成一个大规模——二人台艺术的群众性规模;追求一个大效应——二人台品牌的全国效应和世界效应;做出一个大贡献——二人台被列入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宏大构想,并对二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发展二人台事业,壮大二人台产业、挖掘二人台艺术的潜力、整理二人台艺术资源、整合二人台艺术人才资源、培育二人台艺术人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二人台这项民族艺术逐步确立了品牌地位,并且一路提升品牌地位和增强品牌效应。土默川平原是孕育二人台艺术的摇篮,解放后,二人台艺术在土默特右旗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在内蒙古和全国举行的相关大赛中创下佳绩,荣获多个地方和国家奖项。数据显示,目前全旗参与从事二人台事业的剧团、艺术学校等达到20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3000多人。

【敕勒川古道】

敕勒川基本上联结着所有的包头古道。南起陕西淳化北至包头麻池一带的秦直道,作为“圣人条”和“天子道”,直通敕勒川,秦始皇五巡死于沙丘,遗体遂从井陉,抵九原,然后运回咸阳,司马迁为写《史记》,也在包头故地留下足迹;从昆都仑河山口入阴山至固阳、达茂旗的稠阳道、南端始于敕勒川,汉武帝曾亲巡至此,王昭君从西安启程经榆林、东胜走敕勒川稠阳道,“马驮弦管向阴山”,文姬归汉亦路过这一带;魏孝文帝巡中道时经敕勒川一段,花木兰“旦辞黄河边,暮至黑山头(怀朔镇)”,北魏六镇大破六韩拨陵起义,扼道白道南,即敕勒川也,高欢从中道进攻中原,过敕勒川,留下沙漠悲歌,唐太宗受诸部酋长称“天河汗”尊号,允许回纥以南置邮递,突厥以北开一驿站,即走敕勒川;神龙三年,唐左屯卫大将军张仁厚在黄河北建三受降城,中城就在敕勒川包头昆河东岸,与东西受降城往来也走敕勒川,这段道称“回纥道”;从北京出发经居庸关、大同,走土默川、翻大青山到漠北,必经敕勒川,如耶律楚材诗曰:“一鞭赢马渡天山(阴山),偶到云川(敕勒川)暂解鞍”,阿拉坦汗驻守时,多次由“丰州道”入古北口进犯京师,而晋、陕、冀民众走西口和晋商纷纷走丰州道入土默川开荒耕种,定居下来;从归化城经武川、中公府(乌中旗)至新疆迪化,从包头昆都仑山口经大佘太至乌里雅苏台,从包头到百灵庙,至库伦道,从包头经五原至宁夏中卫、阿拉善,并入丝绸之路,必经敕勒川大道。

敕勒川是东西口通道,东口(张家口)往西到包头,经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土右、多半在敕勒川上,另外,“走西口”民众和晋商从晋中、晋西北、晋东北、冀中、北、陕北等到包头以至北上,都要经过敕勒川,几条“走西口”主线与支线或与敕勒川重合,或交叉,或同行一段,盘曲交结,千丝万缕。

我在行走考察阴山南北,特别是敕勒川时,长期修学的老庄哲学和自然文学激荡心胸,在回归自然中将天道信念和精神自由涵蕴融和,打开我充满诗意的性灵空间,感到与自然一片无我而又充实的虚灵。

关联阅读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右玉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左云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离石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忻州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太原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太谷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榆林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阿拉善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李家山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碛口古镇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晋中榆次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平遥古城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阳曲定襄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和林格尔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