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外滩名称是怎么来的?

 金枪朱大呆 2019-05-29

过去上海的地名习惯上以河流为界,上游地段称“里”,下游地段称“外”。外滩曾分别称为“里黄浦滩”和“外黄浦滩”。那时的外滩是芦苇丛生的荒滩和几条狹窄的羊肠小道,四周是河流纵横的田野,偶尔有几间零星的农舍。据说,过去有不少外国人在周末乘着小船,来这儿打野鸡烧野味,因为这里是城外的一块滩田,故称外滩(当时的上海县城就是现在的南市,城墙就是现在的中华路、环围马路,长约4500米,高为8米。1912年至1914年城墙被陆续折除,现在仅存小北门附近10余米长,以及上面的大境庙遗迹。上海的城墙当时主要防倭寇的)。英文把外滩称为“TheBund”,意为“河滩”。由于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开放城市中建立租界,大部分是在江河滩地边上,于是英文“TheBund”也被西方人译为“列强在远东建立的殖民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