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秦岭之尖 2019-05-29

《印学管见》,亦名《古铁斋印学管见》,一卷,清冯承辉撰。冯承辉(一七八六一一八四O) 字少眉, 一字伯承, 号眉道人、梅花画隐,云间(今上海松江)人。一生嗜学,工书画,善诗词,著述甚丰,有(金石匆》、《国朝印识)、《历朝印识》、《古铁斋词抄)(两汉碑跋》等多种。擅印学,抗心希古,不屑作时俗风貌,直欲逼真魏、晋。弟继耀,字眉峰,亦精于刻印之术。

龟鱼麟虎,其文不传,宋梦英十八体不足信。今人以之入印最丑恶,即明人诸谱亦有不免此病者,其源始于伪印永昌王尊书等印。更有锈铁飞白,作俑始于明人。

(注:现在很多新手开始学篆刻的时候,喜欢追新猎奇。有时候故意扭曲字体,有时候刻意删减笔画,更有甚者,胡乱一刻,肆意妄为,美其名曰创新。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下乘,虽世人不敢评,但哗众取宠,亦无甚用。新手在创作时,更应谨慎,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后,再求突破,才是上策。书法、绘画等艺术要想获得成就,须下苦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印以方者、长者为正,圆长者,汉印间有之,双龙、龙虎已为六朝变格,至若钟鼎、葫芦等印及假借物印形,如刻一人之类,尤乖大雅,比之自郐无讥。

(注:过犹不及。下图是“冯虎”一印,虎字肖行替代,请各位欣赏)

(冯虎)

印有朱白,法天地也。故文曰阴阳。古人制印之始,先有阴文,后有阳文,其后遂有阴阳各半者,有阴阳相间者,有一字阴而三字阳者,有一字阳而三字阴者。总之,此种始于六朝居多。

(注:借用《红楼梦》史湘云一句话:“阴阳不过是个气罢了。器物赋了,才成形质。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在篆刻过程当中,主要体现在重心平衡。印章主要只有朱白双色,如果朱白失平衡,则印面重心不稳。从而延伸出来各种章法,如并笔、简笔、穿插等,刀法也有了单刀、双刀、切刀等等。)

(臣未央)

(刘胜私印)

(刘胜私印)

(周光之印)

大小篆不可兼用,每刻纯用大篆亦非正则,若以古篆之笔法用之手小来,如《石鼓)、《峄山》最为吉朴,故相印之法,先观其字,然后观其刀法。

操刀宜直不宜横,横则嫩而无神。落刀欲其重,如画家所谓金刚杵,书家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运刀欲其活,自起自落著绝不留心者,自起自落若绝不留心者,其实不留心之处,正是精神团结之处。有出入,有肥瘦,有高低,似促非促,似疏非疏,乃为上乘

(注: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丁文蔚)

凡一印到手,不可即锈,须凝思细想,若何结字,若何运笔,然后用周身精神砉然奏刀,如风雨骤至,有不可遏之概,其印必妙。刻成后,间有不饱满处,或润一笔 ,不可多润,多润则无天然之妙。

(注:在雕刻界,有一句话叫做:十年相石一朝就。说的就是构思的重要性。篆刻也是一样的,在刻之前要充分审视,成竹在胸。只有做到这样,在篆刻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笔意尽情挥洒,避免后续反复修整,丧失了篆刻的天然意趣,变得死板,匠气。当然,这里面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另外还有一种急就章),就是情之所致时,信手拈来,尽情发挥的时候。但是这种情况,也多是建立在多年篆刻艺术的浸淫之上。反正小编我是做不到了。)

笔下不难风秀,难于古朴中仍带秀气;结字不难整齐,难于疏落中却又整齐;运刀不难有锋芒,难于光洁中仍有锋芒;竖画不难于直,难于似直而曲,似曲而直。此种妙法,唯汉印有之(眉峰云书家费藏锋,印家亦贵藏锋,藏锋非光洁也,有一种浑穆之象溢于纸上,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注:如果你正好处在篆刻的瓶颈,工稳有余,变化不足时,请仔细阅读该段。可能会给你摆脱目前困局带来一些参考。)

古人谱中,朱文如入木三分,白文笔笔圆浑,如凸起纸上,不论粗细皆如此。故秦、汉印谱如经,明人印谱如子、史。

或谓秦文转角圆,汉文转角方,二者不可兼用。此说不宜太泥,如刻圆角文,不可杂以方,若刻方角文,正于一二笔圆处见长,区印赵文李宜”“张也人诸印,皆得此法也(引证区印皆依原本(:《顾氏集古印谱)余皆从此本基出,不无稍异,未足信也)

(注:过犹不及)

(李宜)

(赵文)

印有虚实相生之法,实者虚之,如赵宁长张野臣卫膜等印是也。虚者实之,如参军都尉。借彼字之有余,补此字之不足是也:“牙门将弋阳郡丞等印,借彼字之阔,补此字之狭是也。

今人刻白文留一自然边者,其法始于汉吴安'卫安成骆建诸印。至若阴文划边及中有界道者,此类甚夥,可不必言。

(吴安)

绣衣执法大夫一印,字与字篆文相近,故于字下只作二点,以当字。后人变本加厉,四面假借偏旁,数字凑如一字,但见点而已,尚何成印耶?

汉人大朱文,结字方正,转角处略带圆意,文不逼边,如韩寿陈臻等印,可以为法。

(注:因此,印宗秦汉是有一些道理的。从最基本规矩处着手,也体现了最质朴的审美观念。不是说不能创新,而是说创新之后,你还能不能控制住。)

刻小阳文宜碎,盖能碎则有疏有密,蹊径迥不犹人,观孙习苏问等印可悟也。至小印留边,亦宜讲究,一印四角,有一二角圆者,则其余不宜圆,或于里面角间刻出一线,可免四角雷同之病。边不宜太细,亦不宜太粗,即一边而论,其中有粗有细、有斜有正、有连有断,不可思议,在操刀者相其中字之位置及石形何如耳(眉峰云:朱修能最工小印,不过得之一字法)

(注:喜欢牙签章的师友可细读此段文字。)

(孙习)

元朱文宜瘦,瘦非必细也,结字别有种超 然特立之概。徐丈渔庄云:“收束起手处,宜格外刻阔,留长一线,然后切去,斩钉截铁,绝无柔弱之态方妙。辉谓:元朱篆文除《说文》外,二李笔迹亦可引用,若别样篆文,不宜羼入。刻一二寸大朱文印,用之尤为得体,四角以方为妙,不宜刊圆。凡刻印须从元朱文人手,元朱文既工,然后汉印亦工,不可废也。

文章书画,绚烂之后必归平谈。乍视之若无妙处,及谛审久,始觉其妙,此即复婴之说也。若不从工致中来,徒以貌古愚人,如游骑无归,不足以当识者一盼。

(注:有人3岁开始习画,6岁初成,8岁名震天下,而后花60年,仅仅为学习像3岁孩童那般绘画。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不过艺术的终点也将归于生活,归于平淡。)

(日庚都萃车马)

印自秦、汉以来,中间旷绝千余年,至元吾、赵诸公奋其说,迄明而大盛。明人之开其先者,断推文国博,其印和平中正,笔笔中锋,虽不必规规于学汉,而自得汉人宗旨。继国博而起者有何雪渔。雪渔朱文纯学元人,白文得疏密参差之致,其别有一种曲折盘旋者,乃其病也。同时工元朱文者,吴亦步为最,其结字稳适,更在雪渔之上。至朱修能乃变文、何之习,规仿秦、汉,参以《天发神谶碑》法,洵后来之劲也。至若何不违之变化从心,笔意古雅,苏尔宣之真力弥满,操纵自如,汪尹子之风神畅适,体度端凝,顾云美之朴茂浑厚,矩蠖前人,虽亚于文、何,抑亦一时之秀矣。

(注:看着先辈们前仆后继,安安下定决心:印海无边,绝不上岸!!!)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印冢有你,风雨无阻。


(印冢公众号)

(苹果用户点这里)

(安卓用户点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