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四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 2.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知识回顾与预习 1.回顾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1)1mol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方程式: ,放出气体体积 L (2)1mol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 ,放出气体体积 L (3)足量的铝分别与1 L 1.0mol/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L, L。 2.物质的量在计算中的应用 2Na + 2H2O = 2NaOH + H2 质量之比: . . . . 化学计量数之比: . . . . 扩大NA倍: . . . . 物质的量之比: . . . . 小结:(1)任意物质的微粒比等于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同一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对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3)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质量关系、物质的量关系,在列比例计算时,注意上下单位的一致性,左右单位可以不一致但要相当。 3.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示) 三、典型例题回顾 1.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四、巩固练习 1.若3.6 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4.48 L(标准状况)H2,则该金属是 A.Al B.Mg C.Fe D.Zn 2.将5.4 g Al投入到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 3.在常温下,将铝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减小的是 A.稀盐酸 B.氢氧化钾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食盐水 4. Al溶于NaOH溶液中,2 mol Al失去的电子全被水获得。作为氧化剂的H2O的物质的量为 A.1 mol B.3 mol C.4 mol D.6 mol 5.等物质的量的Fe、Mg、Al与同体积、同浓度的HCl反应,产生H2的体积相同(相同状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B.反应后三种金属质量相等 C.所用盐酸均过量 D.三种金属可以都有剩余 6.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适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刚好完全反应,若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稀H2SO4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 B.2∶3 C.2∶1 D.1∶2 7.将铁加入到1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V L(标准状况),将铝加入到100 mL、2 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3V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铁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 B.原盐酸的浓度为2 mol·L-1 C.铁加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6H+==2Fe3++3H2↑ D.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 8.等物质的量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H2SO4溶液 B.3 mol·L-1HNO3溶液 C.6 mol·L-1KOH溶液 D.3 mol·L-1Ba(OH)2溶液 9.(1)分别取W 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分别取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5)分别取0.2 mol金属钠、铁、铝分别投入10 mL 1 mol/L 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大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