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那八个旅行袋

 老克文存 2019-05-29

周末,女儿为她的两个孪生女收拾、整理玩具。她俩的玩具太多了,种类复杂,品牌多样,数量庞大,不仅占领了她们自己的房间,还漫延到客厅的沙发及其父母卧室的桌椅上。这些还不是全部,最早,即婴儿时期的玩具,早已遗落或者送给别的小孩子。还有一些,由她俩在社区的儿童跳蚤市场拍卖或者与别的小朋友交换了。

女儿足足给她俩收拾了三个小时。时间之所以这么长,是当妈妈的有意教她俩给自己的玩具分类、洗涤、装袋。两个小家伙一边收拾,一边玩。她俩惊喜地看到过去失踪的玩具出现,立即从整理变成了玩耍,嬉闹之声,响彻房间。

看着她们在几堆玩具间来回穿梭,我忽然觉得,有些太奢侈了。她俩的妈妈,小时候的玩具,质量、种类、数量都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我现在能想起的不过是只绒毛狮子而已,也许还有别的,不记得了。

如果与我和她们姥姥儿时的玩具相比,我们就更惨点儿。我儿时似乎除了几颗玻璃球外,就没什么玩具。她们的姥姥,由于住在太原市的西门外,玩具多是田野里的小苗小草,最多有根“猴皮筋”?

那时的儿童与他们的家庭,多数人没有什么奢侈品。发展到六十年代的文革时期,家里也没什么私人的东西,更别说财产了。我岳母曾有一个“壮举”:1969年,中办学习班结束后,山西省级机关的干部大部被下放,干部下放要搬家,一个八口之家,全部家当,一小平车就可拉完。岳母一下买了八个绿色旅行袋,大人孩子一人一个。大家各自背着,随时可以行走,随时都在“备战、备荒”。

想起来,恍如隔世。

如今,再要遇到下放、搬家,可该如何是好?光是小孩子的东西就不知得装多少旅行袋,更别说那些有形无形的房子、车子等等了。还有,更要紧的,吃的、喝的,又去哪里搞得来?看来,真到了那时,伤筋动骨是免不了的。

2019年5月1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