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但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的“心”(梵文hrdaya ),指心脏,含精要、心髓之意。本经系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的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至宋朝为止,《心经》可考译本最少11本,现存9本。其中以玄奘大师译本流传最广。此本略去序文等,只保留正宗部分,全文仅260字,且文词通顺,容易读诵。但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 一、晋 王羲之《心经》书法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有“书圣”之称。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湖州人,“楷书四大家之一”。 四、明 文徵明《心经》书法 文徵明(1470-1559),字徵明,长洲(今苏州)人,明代中期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五、明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后期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 ![]() ![]() ![]() ![]() 六、明 傅山《心经》书法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医学家。![]() ![]() ![]() ![]() ![]() ![]() ![]() 精品推荐:
|
|
来自: 金波kx127v7so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