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garyhyz 2019-05-29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柳子庙的后庭其精华所在。四周高墙,围出一个很大的天井,中间有一小亭,围着四壁建有回廊,镶砌着历代碑刻,不乏历史价值很高的文物:

《荔枝碑》,位于庭院的后墙上,碑文为韩愈撰写的《柳州罗池庙碑记》,由苏轼书写,因碑文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名“荔枝碑”。其实,柳子庙里的这块《荔枝碑》并非原碑。起初为明朝时从柳州柳侯祠摹刻,后来字迹湮潰,清顺治年间永州知府魏绍芳重刻。

此碑为“韩诗苏字柳事”,所以也有“三绝碑”之称。苏轼的书法深厚朴茂,最显著的特点是结体扁平稍肥,这在这块“荔枝碑”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一碑而涉韩、柳、苏三人,确实当得起“三绝”之誉。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也都有贬官谪遣的经历,几年前我在韩愈曾经谪居的潮州还曾参观过后人为他修建的韩公祠。

相同的机遇大概能引起彼此的共鸣吧,而这种共鸣既体现在韩愈为柳宗元所撰的碑记里,也体现在苏轼的书法之中。

在中国古代,有多少文人本志在庙堂,却被贬流放,只能寄情一方山水。官场失意或许是政治家的不幸,但却给文学史留下了多少千古佳作啊。

除了这块“荔枝碑”,还有一块石碑亦很珍贵:严嵩的《寻愚溪谒柳子庙》诗碑。这是严嵩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从京城去桂林,途径永州拜谒柳子庙时写下的诗,落款是“国史编修分宜严嵩”。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严嵩的书法其实造诣深厚,但因为身负奸臣之骂名,因人废字,其书法也被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据说北京老字号“六必居”的名号就是严嵩手书,确实笔力雄劲,雍容端正。其书法碑刻留存极少,保存最完整的就是这块“寻愚溪诗碑”。

看到严嵩的书法,我想起另一位当代“奸臣”康生,也是书法大家,尤其大篆很见功力。同样是因人废字,其书法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我在山东莒县浮来山见到过一块石碑刻着康生的四个篆字:古为今用。

柳子庙虽是光绪年间重建,距今尚不足150年,建筑的年头不算太久,但多出小雕塑却很是出彩。如正门上方、高墙之顶,两只麒麟踏祥云相向而立,体态生动;戏台重檐之间塑了9个神仙一字排开,中间为太上老君,旁边为八仙,这种排列似乎少见。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永州五记之三:柳子庙“三绝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