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年前,明朝竟有这么现代的书?

 自然雨 2019-05-29
生僻字陈柯宇 - 生僻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在世界文明中是最为璀璨的一颗

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靠的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代代相传,正是这种精神才让我们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作为中国人,小编是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也深深的体现在,我们一笔一划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上。

还记得前一阵火遍大江南北的那首《生僻字》的歌么?

我们中国的汉字

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古人象形声意辨恶良

... ...

一切终将曲离欢散。

再好的人,再好的事,

总会从你身边掠走。

这首歌带动了大家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也让不少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我们的汉字,在五百多年前又是怎么样进行学习的呢?那时的孩子对汉字的启蒙又靠的什么方法呢?今天小编就带你开翻看500年前,大明朝的汉字启蒙图书!

《新编对相四言》是旧时一种图文对应的蒙学图书(类似于现在的看图识字),图中每件物品都与其右边的汉字相对应,对于今人的名物考证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此本共八页(16单页),388字,308图;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自“天、雲、雷、雨”始,至“粪斗、笤箒”止,收字三百八十八个,其中单音节词二百二十四个,双音节词八十二个,均以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名物为内容,配图三百零六幅,属明代早期的一部“杂字”类识字读本。

据专家考证:明朝杨士奇主编《文渊阁书目》中记有《新编对相四言》一书,明正统元年(1436)刊行。明正统年间叶盛编的《菉竹堂书目》也载有此书。故认为藏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新编对相四言》为1436年刻本。

滑动查看

看完这本关于启蒙的明代书籍,是不是觉得真的很有爱呢,将名称与物体联系到一起,功能与现在常用的识字卡片一样呢。原来我们现在的方法与五百年前的识字方法如出一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