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培训心得 Study Time 激动 心动行动 民行科副科长 李静贤 在威海市院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有幸于2017年4月17日参加了北京大学山东省威海市检察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的学习。北京大学是我国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虽然只有一个周的时间,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非浅,体会颇多。 北大印象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912年5月正式改名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长,至此“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思想在北大延承下来,北大成为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对于这样一个顶尖的高等学府,但凡是对学术对知识有所追求的人,想必都是心向往之的。正是基于这种发至内心的、澎湃的尊崇之情,我随着我们威海检察系统团队进入了北大。首先还是要说一下北大西门,这是一道传统建筑风格的门脸,说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重的民族风格。站在这样的北大门前,人仿佛都高大丰富了很多,来到这里就标志着来到了北大,大家纷纷拍照留念。进去之后,视野逐渐开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树参天,犹如进入了一座皇家园林。未名湖幽静深邃,岸上拂柳翠绿,湖面上有几对鸳鸯悠闲自得的游着,引得几个孩童踩着岸边的石头不住的往水里欢呼。抬眼望去,有一座古塔耸立在未名湖的尽头,带队的说这就是北大有名的博雅塔。因系美国博雅氏捐赠建设,故名博雅塔。这座塔是座水塔,负责为北大提供用水。因为外形古朴厚重,已成为北大的代表性建筑。塔影倒映在湖里,湖光趁着岸边草木之色,俨然一副西湖美景,让人陶醉不已。校园实在是太大,每处都是风景,白天匆匆一瞥,实在不能尽兴。晚上骑着自行车,和着暮春清凉的风,在校园里绕了一圈,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只是沿着小路徐徐向前,经过了燕南园,看到了静园,穿过了镜春园,一路树木郁郁,间或有小湖,有小山,还有颇有年份的建筑,在暮色的笼罩下,出奇的静谧、悠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有故事,都在述说,等待有缘人的到来。走在其中,心里除了荣宠感,还多了一份敬畏。百年老校,处处显露出经典和神圣,这里的草木砖瓦仿佛都是有灵性的,让人屏息凝视,不敢造次。 所学所悟 此次威海检察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一共七天行程,五天的课程安排,聆听了1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这次培训的主题是综合领导能力的提升,校方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我们检察业务的特色,开设了宪法宪政、政府部门管理创新、经济现状研究、法治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课程。各位教授有年轻的女学者,有年老的资深大咖,或幽默或儒雅、或凌厉或柔和,教学风采让大家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为之震憾。授课的老师们都是其研究领域的前沿代表,他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让人耳不暇接,目不转睛,生怕错过老师的一字一句。现在想想,虽然教授们授课时间有限,讲授内容有限,我们获得的知识自然有限,但有限的课堂带来的人生启迪却是无限的。 首先,通过聆听教授的课程,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参加学习之前,总觉得自己在业务领域该会的都会了,不熟悉的可能只是用的比较少的法条,法律理论方面没什么可补充的了。听了教授们将的法学理论,才知道什么是专业,才明白什么是学术,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简直是冰山一角,在整个学术的海洋里,不值一提。听课越深入,觉得自己越匮乏,一股无知的沮丧感侵袭了整个心灵。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而且很紧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需要抓紧时间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否则将会被时代大潮抛弃。 其次,开拓了眼界和思维。教授们的讲课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启迪与教育。北京大学宋磊教授在给我们讲《公共部门中的组织创新与激励机制》的时候主要运用案例的形式讲解公共部门创新管理方法,分析了“图书管里的钥匙学童”、“纽约中央公园”这两个典型案例来阐释公共部门创新管理的思路,提到公共部门的创新无非是产品创新和工序创新。反思我们自己的检察工作,经常会遇到人少案多、不同时期不同部门案件数量不均衡性等问题。这也是一种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结合当前省院提出的创建“六型”检察院的理念,其中构建“创新型检察院”需要的正是这些管理创新理论。刘昂教授讲的《法律人的人伦品德与公平正义》,提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遵守规则,推崇规则意识对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基层法律工作者,规则意识更为重要。工作上,要遵守检察纪律,遵守办案纪律,办案的最大规则就是尊重事实和法律,决不能逾越这个规则。做人做事上,也要树立规则意识,礼尚往来是一种规则,自觉排队亦是一种规则,行车时礼让行人也是一种规则,尊老爱幼更是一种规则。可见,讲究规则是建立秩序的必然要求。规则意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 这次学习对我本人触动颇深,感叹知名学府老师的学识之渊博和治学严谨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显,此次学习机会之宝贵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起点,用激动→心动→行动的思路,坚定信心付诸行动,争取让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编辑:邵倩 宁丽 供稿源:民行科 审核:武鹰 姜玥 出品方:乳山市人民检察院青年联合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