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章:自私“死结”的破解

 浴火重生生不息 2019-05-30



经典故事


在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德国新教神父马丁.尼莫拉的一首忏悔短诗,题目为《最先他们逮捕共产党员》。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这位神父死了,他在最后的时刻为自己的冷漠进行了忏悔。


听人说,人都是自私的!


是啊,现实中自私的人和现象确实有一定的普遍性啊!


可是,自私的人好像又让人瞧不起啊!


几乎我们每个人,一方面憎恶着别人的自私,同时自己也自私着。我们瞧不起自私的人,同时,我们也在被别人瞧不起。


关于自私这个话题,实在太重要了,在现实中也太普遍了,老子能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本章成语无私成私。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现在我先来把经文诵读一遍


1、天长地久。


2、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4、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释意


1、【天长地久】在本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了一个客观事实:要论事物的长久,那恐怕只能是天地了。其他的存在都无法跟天地的长久相比。


2、【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接着,老子开始解读天地长久的原因:就是不自生,因此长生。天地没有再生天地自己,而是生了万物。这就是天地能够长久的原因。老子对天地长久的原因所做的解读,当然是要提取出其哲学寓意,当然是为了让人类明白长久的哲理。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在解读完天地长久的秘密之后,转到了悟道的圣人身上。圣人悟了道又会怎么样呢?圣人就是悟道的人,就是合于道的人,当然其主观也就与道无争,更不会在红尘中与众人相争,反而能够低调、守柔处弱。越是这样呢,反而就越是能够领先于众人。圣人人在红尘,心在道中,遇事能将自己置身事外,也就不会与众人发生矛盾与冲突,他只是帮助众人,却不谋私利,也就不会生怨,更不会结仇。这种没有敌人的处事方式,自然就能够保全自己的平安。


4、【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最后,老子问了一句会惊着很多人的话:你看天地和圣人,他们看起来是不是无私呢?用我们红尘中的标准,当然是无私了。可结果是什么呢?这无私的天地和圣人却成了天地人间的老大,谁能超过他们呢?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在本章中,就提出了一个核心要义:那就是自私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命题:无私方能成就自私。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重大的疑问:老子会教人们自私吗?


听老子这样讲,好像是在教人自私啊?


不对啊?这无私怎么能够成就自私呢?


更不对啊?老子是圣人,他肯定是反对自私的,不可能教人学坏啊?


哎呀,没法想了,老子的想法太奇妙了,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生活回放】


现实中,我们一方面嘲笑“无私”的精神过于高大上,有点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在遇到别人自私的时候,内心又极其不舒服,也很瞧不起这样的人。当然,轮到自己的时候,我们往往又只专注于如何增加自己的私利。嗨,这人哪,真是个矛盾的动物。从理性上来说,人们认为自私是不好的,也瞧不起那些自私的人,可自己也是自私的。自私来自私去,到最后又有什么是自己的呢?


你想想看,这几个念头和结果搅和在一起,肯定会让我们心智混乱的,我们还能走出这样的一种思维的漩涡吗?


【本质揭示】


老子使用“天长地久”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告诉了我们天长地久的秘密:不自生。你想让自己如天长如地久吗?那就要效法天地不自生,故而能长生。


圣人悟道得道,效仿天地,看起来无私,却成就了伟大的生命与人生。


我们普通人却总是为自己,自私自利,反而出卖了自己,让自己失去了人生中的重大利益:人格、美德、长久、和谐和生命的健康。


自私者,往往在小利上就出卖了自己,让人们看穿了他的自私本性。又因为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于是自私的人就会处处、事事遇到对手乃至于敌人。你说,陷入敌人包围的人,此生还有什么出路吗?


实际上,人们就是不知道,无私才是“大私”,也就是“大公”。


老子所说的无私,对于红尘中的我们来说,有三个重大的启示


一是舍弃没有意义的小利。一般的无私往往都是在可有可无、对人生没有重大影响的小利上做出让步,却能够让生命提升一个更高境界,看清楚人生中更加重大的利益所在。


二是规避恶争的风险。无私者,看透了人间的这场闹剧,看穿了小利实际上可有可无,看清了为可有可无的利益去拼争已经决定了最后的败局。于是选择跳出世俗利益纷争,最终却看到了人间最重大的利益,而此处的利益价值是很少有人去争的。到了这种境界,利益富有、人格高尚、生活轻松。


三是形成利益的自动机制,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圣人们看清了红尘中的自私,实际上是自我出卖。而无私,却是在人间播种人生的重大利益:情义、信任、和谐和互利。当义利两个方面能够相互进行良性互动时,你也就掌握了一部综合、最优人生利益的生产机器。


由此可见,老子思想的背后藏着一种玄机:一是自私本身就是悖论,也就是说,自私会损害个人私利。二是无私不是不要私,而是要的是大私。三是,大私已经不是私,而是大公。四是大私若是没有将私的性质转换成大公,就将是走向万劫不复深渊的作死节奏。五是一旦私和公这两个看起来不相融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就是合道,生命就是道体。


可见,在本章中,老子借助天地长久这一自然现象,破解了人类自私、无私、大公、灾祸几个看起来对立又关联的要素之间的奇妙关系,解开了世间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存在困惑的背后的秘密。


人生两个重大发现


第一,人生,就是拷问自己的心灵容量。你的心灵容量有多大,你看人生的视野就有多宽!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草原上有两匹狼,他们是父子关系,一起望着茫茫草原。小狼说,你看,满地都是草,根本没有我们需要的猎物?难道让我们吃草不成?老狼说,孩子,有草的地方就一定有草食动物,那就是我们的食物,这是老天安排好的。小狼只是看到了草,这叫做视力,是眼睛的视力。老狼通过草看到了食草的动物,这就叫视野,这是心灵的能力。活在肉眼世界的动物,看到的只是眼前。把自己放在自然界规律中的动物,就能看到眼睛之外的存在。


老子不愧是千古的智者,他通过分析天长地久的自然现象,揭示了人间的一个重要真理: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的狡诈之术,可人们难道不想想,若是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都放弃了低级的自私,建构起了“眼前与未来、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的利益”相结合的利益综合体,并从眼前利益与人生几十年的时空相联系,彼此促进,良性互动,形成了一个综合价值的统一体,还需要那种出卖自己的自私吗?人生若是都能在主观上坚守无私,在客观上收获人生综合利益、良性的利益,社会岂不是更加美好?


第二,人生利益是一个各种要素的综合体,精神与内在的品德,既是人生重要利益,也是决定物质利益的关键。什么是真正的个人利益呢?如何才能保障个人利益呢?人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而精神的方面,如品格、道德、信用、气魄、格局、胸怀、声誉等又是影响后续物质利益的决定性力量,也同时决定着在获取物质利益之后个人变化的方向:是自傲还是谦卑?是自知之明还是得意忘形?是飞扬跋扈还是慈悲亲和?这第二波的精神品质和由此生出的悟道智慧又成为后续物质利益增长与否的决定性的力量,乃至于决定着最终的命运。看看有了成就就出事、就变质的人们,不都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吗?


如果你明白了,你愿意真心利他吗?一切为别人考虑,一切为他人服务,有错不指责别人而反过来自省纠错和提高自己;遇到什么接什么,相信一切相遇都是机缘,一切遭遇都是一份特殊的生命礼物。这就是人觉醒后的心灵程序。如果你这样做,夫妻会吵架吗?父子会反目吗?朋友会翻脸吗?这样的美好人生你还要拒绝吗?


话已经说透了,你懂得了老子思想玄妙背后的简单与质朴了吗?至此,你也就知道了开头本章中那个成语“无私成私”的奥秘了吧!


最后,将老子的思想总结一下,奉献给给大家:


天长地久,因其不自生。

圣人伟大,在于脱红尘。

无私成私,本是因果律。

红尘自私,卖己也害己。

选公选私,全在一念间。

时空算账,一切全是礼。


话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想了:这辈子我要坚信善良!如此才能成为人生最大的赢家。可是,为何善良也会遭遇欺骗呢?红尘中的善良不也遭遇到了让人尴尬的“瓶颈”吗?


你想知道破解之法吗?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唯有掌握“上善”的智慧,才能让我们走出红尘中那种善良的困境。


谢谢您的聆听与陪伴,咱们下次在上善若水中再次相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