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误解为迷信,那么风水对人类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龙凤生机 2019-05-30

中国风水学博大精深,内吸周易哲学,外承地质学、环境学、生态学,同时还与人类精神追求和心理学密切相关,这是东方文明的重要表现形态。风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

(1) 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3) 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4) 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 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

颇具启发意义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叠压。 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 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 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在风水上也给后来的帝王“带了个好头”。他大兴土木修建皇陵,破坏别的地方的“王气”。历代皇帝不仅重视都城的风水选择,还煞费苦心地对皇宫和皇陵进行风水设计,以求基业万世千古传。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对风水很重视,他耗时十二年,倾举国之力为自己修建陵寝,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将皇位永续传承下去。 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他为自家王朝进行风水设计的杰作。

风水的产生和发展还与中国的伦理和礼仪观念密切相关。 中国人重孝道、讲礼仪。 当父母去世时,为了寄托哀思、缅怀恩泽,总是希望找一块山清水秀、可避干旱、不受水淹,又符合“葬乘生气”等规则的风水宝地埋菲父母。

一种传统的孝道、伦理和礼仪的文化教育。每逢清明佳节,家人结伴去墓地祭奠,也可以让跟随去祭奠先人的子女们接受风水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传承下来, 深受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的推崇,正表明了风水的适用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