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吴冠中典范巨制《狮子林》,重释“风筝不断线” | 新室相

 七烟 2019-05-30

▲ 吴冠中《狮子林》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年诞辰,我们该如何纪念吴冠中先生?数日前,参加中国嘉德春拍新闻发布会,当在现场看到吴冠中先生的巨幅创作《狮子林》时,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它瞬时让我想到了蒙德里安的油画作品《百老汇爵士乐》,《狮子林》就像把这幅画具象化了,有着包罗万象的音符。如果要问我想到了什么音乐,我一定会告诉你是帕格尼尼。

Paganini - Tempo di polacca 来自新室相 04:23

▲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从《狮子林》中发现音乐的,还有音乐人朱哲琴,在嘉德呈献的《狮子林》专题纪录片中,朱老师说这张画的点、线、色块有着丰富的节奏,“看到就觉得high觉得心跳”。

▲《狮子林》专题纪录片

中国音乐界泰斗、93岁高龄的郭淑珍老师则说,她在画上看到了十只眼睛,“这是吴老在提示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观看”,说得好极了。

在元代,狮子林是禅宗的重要道场,一代高僧惟则禅师曾在此讲法弘道,讲出“一念在师,一念在石”这段著名的禅宗公案。七百年后,吴冠中先生来到这个昔日的禅林,画出了他对《狮子林》的心中一念。

▲ 狮子林园林实景

此幅《狮子林》甲冠市场迄今所见同题材创作,是吴冠中意识流造型的典范巨制,堪谓其重要艺术思想“风筝不断线”理念的完美诠释,更是其摆脱物相束缚进入自由王国登顶艺术之巅的至关密钥。

这是来自中国嘉德的推荐语,这篇文章我们就试图从“风筝不断线”这一理念切入,从美学的角度剖析《狮子林》的意义,解锁吴老的“心中一念”。

01
风筝不断线
线的另一端是什么?

我对这幅画的思考,始于吴冠中先生对自身作品的一个定义——“风筝不断线”。他说:“风筝,指作品,作品无灵气,像扎了只放不上天的废物,风筝放得越高越有意思,但不能断线,这线的另一端,联系的是启发作品灵感的母体。即‘人民大众的情谊’。”“艺术起源于求共鸣,我追求全世界的共鸣,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这是我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这初衷至死不改了。在油画中结合中国情意和人民的审美情趣,便不自觉吸取了线的造型和人民喜闻乐见的色调。”(吴冠中《水陆兼程》)如此,我们不难看出,吴冠中先生这种发源于文化母体的灵感正是民族的艺术精神,或者可以归纳为一种审美的“东方性”。

▲ 吴冠中写生中

吴老在短文《水陆兼程》中真挚描述了他求索自身绘画语言的艰涩历程,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海德格尔前期美学理论中提出的一个命题,他说:“艺术作品的本源,是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艺术家是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的保存者;真理的诗意投射将自身变成艺术形象呈现在作品当中,且真理总是投向正在到来的保存者”。即对艺术作品而言,其本源并非是艺术家将个人意志抛诸到作品当中,而是真理(此处可以理解为某种特定的审美或审美本身)自身想要在作品中呈现自我,于是它天然地选择正在到来的、具备呈现这种美感的艺术创作者,并借由他们的手将自身变成艺术形象映射在作品之上。

▲ 海德格尔(1889-1976)

缘何提及这个定义?因为《狮子林》是吴老创作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此之前,他试图在油画创作中以“线”为载体传达发源于生命母体的东方性。然而诚如他所言“煞费苦心却屡遭失败”。自此之后,他便尝试重返水墨,此中难题便迎刃而解,而《狮子林》就是这一时期的巨制典范。反之亦然,当吴老发现中国画的媒材无法抵达他的东方运思时,便改用油彩来表达。吴老形容自己正是在这样一个“水陆兼程”的道路上不断摸索,这种特质也是我们用肉眼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知和解读到的。

▲《苏州狮子林》素描,1983年作

▲《苏州狮子林》素描,1980年作

或许正如海德格尔理论中所揭示的那种隐秘规则一样,并不是吴冠中先生自己在寻找一种最佳的艺术语言,而是他骨血里的东方性自身想要印证在那作品之上时,便指引他的双手握住了那把进入自由王国的至关密钥。终极存在的秘密就是:当它想发声的时候,它总有办法从幕后走到幕前,而始终站在幕前的并不是吴冠中自己,而是他在绘画的双手,真正想要走到幕前的是他身体里的东方特质,这个特质会想方设法地从他体内溢出,在作品中“设入”。

▲ 吴冠中《狮子林》局部图

02
《狮子林》
遮蔽下的无限宇宙

绘画作品的敞开性,可以简单理解为观看的确切性,我们将《狮子林》作品本身当作它自身的敞开,而艺术品的价值不是改变或复写既有事物,而是借助于作为真理出现的某种新的在场来实现艺术品价值的投射与建立,这就是遮蔽

《狮子林》对吴冠中的艺术生命而言是一个敞开的实在,我们借由《狮子林》进入吴冠中的作品独立于其他艺术家作品的遮蔽,这遮蔽所保护的独立性,便是诠释东方性的方法论“水陆兼程”的完成。他找到了表达自己东方性最恰当的方式,这种“找到”变成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这条全新的道路又重新具备了一种敞开,这敞开使其之后的作品都具有了一种共同的艺术语言,这才是我们解读《狮子林》最重要的意义。

▲ 吴冠中《狮子林》局部图

  《狮子林》中一半以上的布局以点、线、面抽象的方式写意太湖石的瘦漏皱透,在石群之下,吴冠中修桥铺路、引水豢鱼,在石群高处,吴冠中筑廊造亭,移花接木;所以一目了然这画中就是园林了。当观者从具象的道路走进那片璀璨线条织就的“捕梦网“,便迷失在那光怪陆离的折射里。“剪一缕清风便可风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洗荡灵魂”;迷失,迷失就是沉醉的代名词。这正是画面布局的巧妙之处,那些为数不多的具象化的事物,向观者阐明着这“网”不再是园林中沉睡的冰冷石头,而是吴冠中心中那广阔的天地宇宙,那些飞舞的线条和垂坠其中的斑斓色彩给人们缔造了一块澄明之境,使人们可以在这东方的笔墨水色里诗意地栖居。

Lot 383

吴冠中 狮子林

设色纸本 镜心

144×297 cm

钤印:八十年代、吴冠中印

展览:“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出版:

1.《吴冠中精品选集》,第188-189页,艺达作坊(新加坡), 1996年版。

2.《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吴冠中——伴侣》,第44-45页,翰墨轩,1997年版。

3.《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选》,第147页,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4.《吴冠中作品收藏集᠊ Ⅵ》,第118-11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5.《吴冠中全集6》 ,第180-18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6.《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 展览图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版。

亦狮亦石,非石非狮

一念在狮,一念在石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 月 30 日—6 月 1 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 月 2 日—6 月 6 日

嘉德艺术中心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6 月 2 日(周日)晚上 7:3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A 厅

编辑:谢谷

图片及视频来源:中国嘉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