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十位丞相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19-05-30

丞相是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是在秦朝才正式设置的。自秦朝到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 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丞相与宰相的区别是,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并不是具体的官名; 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那么,你觉得历史上十大丞相都有谁呢?

秦国丞相吕不韦

吕不韦是卫国人,他是一位大商人,往来割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因此他积累了千金的家产,他曾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

秦 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派兵围攻邯郸,赵国想要杀死秦国送来的人质子楚,子楚与吕不韦密谋,送给守城官兵六百斤金子,这才得以脱身,逃到秦军 大营,顺利回国。赵国又想杀死吕不韦献给子楚的女子,和其所生的孩子政,但因其实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隐藏起来,二人得以活命。

安国君去世后,太子子楚即位为秦庄襄王,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去世,太子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权倾天下,吕不韦执政时期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后来因为嫪毒集团叛乱的事情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想要杀掉吕不韦,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功,还有宾客辩士为他说请,因此仅免除其相邦职务,举家出居河南封地,吕不韦害怕日后被杀,便饮下毒酒自杀而死。

秦朝丞相李斯

李斯早年是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后因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是法家最完全的执行者。

他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到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了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了车轨、度量衡制度、货币。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李斯与赵高和胡亥的结合,是为了相互利用,所以后来他们的勾心斗角,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后来李斯等人尚书请求停建阿房宫,被秦二世逮捕入狱。他在狱中多次上书,但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和他的儿子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于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汉朝初年丞相萧何

萧何是稀罕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

刘邦为汉王,封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出汗战争时,萧何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侍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输送士兵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高祖灭韩信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因常年为汉室操劳,卧病不起,最终因病而死,谥号“文终侯”。

曾有“成也萧何败萧何”的说法!

西汉丞相陈平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陈平先后参加出汗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病死。

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成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被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徙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在吕后死后,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汉文帝。

汉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汉文帝赞赏。不久后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去世,曲逆侯死后谥献侯。

齐国丞相管仲

由于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了,为了谋生,他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但生意失败,管仲层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

管仲到过许多地方,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但都未成功。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有才能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任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须要用管仲为相。管仲在任期间,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临死前向齐桓公推荐了公孙隰朋为相,并要求齐桓公远离开方、竖刁和易牙三人,管仲死后继任的公孙隰朋和鲍叔牙两位相国继续沿用管仲留下的政治制度,而管仲的后代被任命为大夫,世世代代享受福荫。

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

王猛是十六国时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于前秦官至丞相,对前秦富国强兵,统一北方有重要的影响。

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魏郡住下,王猛家贫如洗,为了糊口,他年纪轻轻便以贩卖畚箕为业。

后来王猛见到恒温后,恒温请他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下,一面捉掐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恒温退兵前,赐给王猛华车良马,又授予高级官职都护。

王猛后来出山辅佐君主,他帮助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还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调整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努力发展社会生产。此后,王猛剪灭群雄,入朝成为丞相。

王猛积劳成疾,在公元375年病倒了,在他死的时候还仍然忧心国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可谓是鞠躬尽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联合孙权抗击曹军,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了益州,后来又击败曹军,夺得了汉中。

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次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消息,劝说汉中王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说刘备。刘备这才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蜀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因积劳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对各将领交代后事后不久,在军营中与世长辞。

西汉时期丞相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周亚夫的哥哥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不愿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便在大家的推举下,让周亚夫继承了其父的爵位。

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开始汉景帝对其十分器重,直到周亚夫反对他废掉栗太子时,汉景帝开始疏远他,再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很不利。

周亚夫在齐国之乱中,统帅汉军,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但在后来,皇后的兄长封侯和匈奴将军封侯的事情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

周亚夫的儿子被高发私自买卖国家禁止用品,要谋反,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汉景帝便将他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廷尉的讽刺让周亚夫受到屈辱,无法忍受,于是闭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而亡。

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宦官是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认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而成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逼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后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依仗秦二世对其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和州归顺朱元璋,后历任主薄、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六年(1370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威胁皇权。

洪武十三年,以“谋不轨”罪被杀,遂罢中书省,权分六部,秦汉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

1、早期的封建王朝设丞相、中后期的封建王朝设宰相;

2、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随着王权的渐渐集中,相权也在慢慢削弱,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宰相的实权没有丞相大。

3、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最先开始使用丞相之名。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从字面意义上看,宰,主宰;相,它的本义是辅佐。

宰相就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需要注意的是“通称”,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都可以称为宰相。宰相是通称,更是一种制度。

总 体来说,宰相是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职的一个称呼,是个实质的官名,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宰相 制度起于春秋时期,完结于明代,明代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形成了“内阁”(文渊阁处在宫内,故名内阁)制度,清承明制,无名义上的宰相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