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低层次朋友圈的最好办法是自己先变得优秀

 能量随想录 2019-05-30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

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一】

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们熟悉的故事:

在孟子小时候,孟子的母进行过三迁。

第一迁,靠近墓地。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

第二迁,搬到一处集市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该带着孩子居住的地方。”

第三迁,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旁。孟子耳濡目染,倍受熏陶。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一直住在了这里。

等到孟子长大成人,学精六艺,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儒。

——《孟母三迁》

小志,这人活泼开朗,交际也广,但工作多年来,生活工作几乎没有多大起色,月薪微涨了点,还是公司念在他老员工给他微加薪。

他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这么努力却没获得回报,后来发现,他之所以一直原地踏步,是有原因的。

在他的生活里,周围多是一群不痛不痒的老朋友,平时下班就请他去吃吃喝喝。

有段时间,他和另一位同事报了个烘焙班锻炼厨艺,但身边的那些朋友说,“大老爷们,学那玩意有啥用?”

结果,另一位同事学艺后,现在自己开了个烘焙店,生意虽不大,但收入也非常可观。

还有次,他和别人一起报名学英语,身边的朋友就讥笑他:“咱们又不需要多高的学历,花那个冤枉钱去读书,装B给谁看啊!”

结果,别人练就了一身好口语,转身辞职出国当高管了。

为了合群,他扔掉那些“破玩意”。

而他并不知道这些朋友恰恰是阻碍他成长的绊脚石。

平时没事儿吃吃喝喝,消极思想,只会吹牛,但一到了关键时刻,谁也帮不上忙,既没有建设性的意见,还在一旁瞎起哄,冷嘲热讽。

“那么认真干嘛,得过且过就可以了。”,“装什么B格”……

所以,如果你想提升自己,不让自己废掉,那么远离低层次的朋友圈,非常有必要。

宁要高质量独处,也不要低质量合群。

【二】

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的

曾几何时,我们经常听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在各种场合不忘到处留电话、加微信。

而这,也有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

殊不知,没多大用。

想起多年前本人犯得一个错误,在一次创业路演中,在为自己的项目寻找投资时,找到一VC投资人,当时在路演会议上交流甚欢,也挺认同的,于是加了微信。

原本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不久,因项目需寻找投资时,想到这位大人物。于是,字句斟酌一篇微信文字,没回!然后,登门拜访,但人家都没和你说话。说实在的,挺有挫败感的。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或存了微信,觉得以后会用到,彼此能帮忙,但却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人脉是对等的,只有资源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很多社交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加了微信,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只是白打了一个电话。

因为你不够优秀——虽然很现实,但谁又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的人呢?

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

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三】

想跳出圈子,须先突破能力圈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就是:在能力圈内行动,在舒适圈外学习。

直接的意思就是,不懂的我不碰。

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淘金热潮,十分狂热,很多人建议巴菲特入股互联网公司。

巴菲特说我看不懂互联网公司,婉拒了很多人的邀请。

甚至包括比尔·盖茨,对,就是微软创始人。邀请巴菲特购买微软股票,巴菲特没有。

他也不碰那些互联网圈子人,专心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大举持有银行股,消费品可口可乐等传统行业。

但是,很多人并不是巴菲特。

很多人只是想跳出现有的圈子,比如充满抱怨,悲观消极,堕落思想的圈子,也可能是庸人自扰,当和尚撞一天钟的圈子。

如何跳出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提升自己得能力圈。

如果学习和工作上,总是停留在“舒适圈”内,就永远不会跳出它,更别想能力圈外的事情了。

想改变自己的人生,要做到:

思考要走出“舒适圈”,决策要回到“能力圈”;

培训要走出“舒适圈”,执行要回到“能力圈”;

绩效提升要走出“舒适圈”,业务扩张要回到“能力圈”;

舒适圈是“知”,能力圈是“行”。

“能力圈”是能力运用,大小不重要,边界最重要,你可以在极度狭窄的细分领域做出大成绩;

“舒适圈”是能力形成,边界不重要,大小才关键,你要不停的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

说白了,就是有梦想,并且有切实可行,符合自身现状的行动。

“能力圈”+“舒适圈”=梦想+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把”能力圈“变成“舒适圈”,再提高“能力圈”,这样就可以跳出原有的圈子了。

【四】

再谈交什么朋友

人没有办法选择出身,却可以选择交往什么样的朋友。

很多人说,自己的出身,早就决定了自己的朋友圈。

其实,并非如此,这是极其消极的思想。

真正决定你社交质量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的意念。

心理学说法,叫“吸引力法则”。

你只有相信什么,你才会试着去改变什么,你只有一点点改变什么,你才会实现什么。

你的朋友圈代表了你的审美和生活层次,不愿跳出朋友圈这种舒适圈的人,你的人生会在安逸中和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其中的关键,不在于早晚,在于你是否能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五】

写在最后

远离低层次的朋友圈的最好办法是:自己先变得优秀。

让自己变得更有个人价值,人脉关系是对等的!

朋友,圈子是很重要的。

因为你有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正如我最敬佩的查理·芒格先生所说的话: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配得上它。

● 作者:公子张良(能量MC2)。211学士学位,剑桥国际高级商务管理学位。文章大道至简,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深度好文,透过表象看本质,让我们终身学习,提升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