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诗词有大用,一首诗解除尴尬,让盗贼羞愧难当,成为千古美谈

 真游泳的猫 2019-05-30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广大百姓的喜爱。特别是有小孩的家长,都会很注意让小朋友多背些诗词。

而在古代,诗词除了艺术上的讲究外,还有许多现实的作用。关注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小小诗词有大用的故事。

根据古籍《坚瓠集》记载,苏州地区有一个老秀才,家里穷得叮当响,靠着教学生当老师谋生。

有一天晚上,寒风阵阵,家里的被子根本盖不住寒意,老秀才冷得睡不着觉。

忽然听到有人蹑手蹑脚的进入了房间,原来有一个盗贼偷偷进来想顺手牵羊。

老秀才心里想:“呵呵,我家里有什么可偷的?”所以他就装睡,一言不发,暗中观察。

那个盗贼东找西翻,就差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有发现一点可偷的东西,心里郁闷无比。

这时候,老秀才从容开口了:“穿墙君子,让你白白跑一趟了,真是不好意思呢。我就用一首小诗奉赠你吧。”

于是老秀才吟了一首诗:“风寒月黑夜迢迢,辜负劳心走一遭。架上古诗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这首诗意思很简单,我家里没有啥可偷的,要不然你就把我书架上的古诗拿去吧,说不定还可以教教你的小孩子呢。

小偷听了这首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反而放下几个铜板,灰溜溜的跑了。

还有一个故事,与此情况有点类似。话说有一个小偷进入一户人家偷东西,没想到庭院里的狗叫了起来。小偷匆忙中怕主人醒过来,心慌意乱,也无法仔细看,居然把书架上的书偷走了。

第二天,有个文人知道情况后,写了一首诗:“西厢月黑夜沉沉,盗入君家犬吠纷。却把诗林经卷去,始知盗贼好斯文。”

这首诗非常讽刺,表面上说盗贼好“斯文”,实际上却谴责了小偷的不法行为。这首词因为语言幽默,一时间流传开来,成为了千古美谈。

除了上面两个诗歌巧解尴尬的故事外,诗歌在古代人生活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比如有个老书生叫甘矮梅,学问不小,手下的学生挺多。有一天,有个御史过来拜会。

两人谈的挺开心,也谈了蛮久,天色黑了,甘矮梅就留御史吃晚饭。御史看到晚饭只有葱汤麦饭,眉头就皱起来了。

甘矮梅笑着说:“我知道御史大人吃不过这个,但这是我能够给予的。葱汤麦饭丹田暖,麦饭葱汤亦可怜。试向城楼高处望,人家几处未炊烟。”

这首诗的意思很明白,说的是葱汤麦饭能够填饱肚子,是很可爱的食物了。如果你上高楼会发现,远方有很多户人家都没有炊烟烧饭,人家老百姓想吃葱汤麦饭,都求而不得呢。

御史听了这句话,也是有点惭愧,知道甘矮梅借着这首诗告诉自己要体恤民情,于是连连道谢:“多谢先生提点。”如果甘矮梅不是借着诗歌提建议,说不定就惹得御史不开心了。而诗歌有含蓄的意味,让人能够好好接受。

比如宋代有个书生叫侯蒙,年纪三十一了,但是考试成绩很差,年年考试年年考不上。用现在的话讲,就相当于一个三十一岁的成年人和一群十几岁的初中生人呆在一起考试,难免被人家笑话。

于是当时有人故意在风筝上画了侯蒙的画像,高高放起风筝,借此羞辱侯蒙。

没想到侯蒙知道这件事情后,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这是好事情啊。”

有人说:“兄弟,你就别自欺欺人了。哎,我知道你心态好,但这分明是欺负你啊,你还有心情笑呢?”

侯蒙说:“这真的是好事啊。你听我这首临江仙的词,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侯蒙巧妙利用风筝的高飞,来比喻自己的科举高中,让嘲笑他的人无话可说。说真的,这确实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但是也亏侯蒙有才华,能够写出诗词,要不然用嘴巴说一万遍自己不介意被人家用风筝取笑什么的,别人只会当你自卑或者没脾气。

后来侯蒙还果真科举高中,还成为了宰相,也是厉害了。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巧妙的诗词故事呢?欢迎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