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古州府驻地名称出现、历代建制--诸城

 海曲上人 2019-05-30

诸城原名“诸”,夏商时属介夷、莱夷活动区。

西周初属莒子国封地,有娄、防、兹等邑。

春秋时,今县境南部属鲁,北部属齐;后境内琅琊被越国占领,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鲁国在今城区西南15公里石屋山(今庙山)东北,潍河南岸设防,取名诸邑(今枳沟乔庄)

战国时尽属齐国,齐威王六年(前351),为防楚国入侵,齐国在县境南部诸山之巅筑城为防,后称“齐长城”。

秦并天下,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琅琊郡,县境属之。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为东武侯。

吕后七年(前181),在今县境内置东武县(因岗为城,治今城区南关街古城子村,因境内有东武山故名)、诸县(即鲁国诸邑)、平昌县(治今石桥子镇都台吉村)、横县(治今卢山北)、昌县(今昌城镇)、石泉县(治今古县)等数县。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琅琊郡移治东武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武县始为郡治。

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东武为祥善,琅琊郡为填夷,祥善属之。

淮阳王更始元年(23)九月,王莽被杀,郡县恢复旧名。

东汉建初五年(80),改琅琊郡为国,属徐州刺史部,移治开阳县(今临沂北),东武县、诸县属琅琊国,东武县移至岗下筑城为县治(今城区);平昌县属北海国;撤横县、昌县、石泉县并入东武县。

献帝建安三年(198),曹操改琅琊国为琅琊郡,并析置城阳郡(治东武)、平昌郡(治昌安),属青州刺史部;诸县属琅琊郡;平昌县属平昌郡;平昌郡旋废,平昌县属城阳郡。

西晋太康初年,城阳郡移治莒县,东武、诸县、平昌仍属城阳郡。

太康三年(282),分莒县、姑幕(今安丘石埠子村)、诸县、东武四县入东莞郡(治东莞,故治今沂水县城西北8公里的古城村),属徐州。

元康十年(300),废城阳郡,平昌县属高密国。

十六国时期,东武县属前秦青州;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属后燕青州(治济南);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属南燕青州;

东晋义熙五年(409年),东晋灭南燕,属东晋北青州。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分东武县,平昌县属青州平昌郡;诸县属徐州东莞郡。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东武郡,治姑幕。

北魏永安二年(529),分青州置胶州,取胶水为名,治东武县,领东武、高密二郡;东武、平昌二县属高密郡(郡治高密),东武县筑北城为州治。同年,分东武县南境置扶淇县,属东武郡。

北齐天宝七年(556),废东武郡,移高密郡治于东武;撤销诸县、平昌县、扶淇县,并入东武县;废姑幕县。

隋开皇三年(583),实行州、县二级制,废高密郡,直属胶州。

开皇五年(585),改胶州为密州,取境内密水为名,治东武。

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取汉故诸县城为名,为密州治。

大业三年(607),实行郡、县二级制,改密州为高密郡,诸城县为郡治。

唐武德五年(622),改高密郡为密州,属河南道,诸城县属之,为州治;

天宝元年(742),改密州为高密郡,属河南道,诸城县属之,为郡治;

乾元五年(758),复为密州,属河南道,诸城县属之,为州治。

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改密州为胶源。

龙德三年(923),后唐代后梁,改胶源为密州。

后先后属后晋、后汉、后周、北宋。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密州为防御州,诸城为州治。

开宝五年(972)春二月,升密州为安化军节度,诸城为京东东路密州安化军节度使治,秋八月降为防御,诸城为州治。

开宝六年(973),复为节度,隶京东东路,密州仍为安化军,诸城为州治。

金朝,诸城为山东东路密州治,密州仍为安化军,于县内置普庆,信阳,草桥3镇。

元仍为密州治,辖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析密州地复置胶州,驻胶西县(今胶州市)。

明洪武二年(1369),废密州,原州治改为诸城县治,属青州府。

洪武四年(1371),置诸城宁御千户所,大事修城,合南北城为一体。

清延明制,诸城属山东市政使司青州府。

民国二年(1913),废府,诸城县直属山东省。

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置道,诸城属胶东道。

民国十七年(1928),废道,诸城县直属山东省。

民国29年(1940),设莱潍道,诸城改属莱潍道,暂由沂州道管辖。

民国30年(1941)3月,始归莱潍道管辖。

民国34年(1945),诸城属山东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1938年2月4日,日寇侵略诸城,沦为敌占区。

1943年7月下旬,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滨海专区滨北行署。

1945年9月9日,诸城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属滨海行政公署滨北专区。

1946年7月,改属胶东行署滨北专区。

1950年1月,将莒北县的太平、金墩、清河、枳沟、贾悦、荆山等6个区划归诸城。

1950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诸城县县属于胶州专区(驻胶县)。

1953年3月,将胶河县的障北区、台西区、桃园区、石门区和丰台区之一部分划归诸城。

1956年3月,改属昌潍专区(驻潍坊),将藏马县的桃林区划归诸城县;

1956年4月,将五莲县的常山区划归诸城县。

1959年7月,因修建十字路水库,将诸城县桃林公社辛小庄等10个村划归胶南县。

1965年,将五莲县的王家北杏等5个大队划归诸城县。

1965年4月,将诸城县原石埠子公社所属石埠子等16个大队和石桥子公社所属周家屯等4个大队划归安丘县,同时将安丘县河套等17个大队划归诸城县。

1970年,将诸城县桃林公社兰上大队划归胶南县,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

1981年7月,属潍坊地区。

1983年10月,属潍坊市。

1987年7月1日,撤销诸城县,建立县级诸城市,直属山东省,潍坊市代管。

1989年5月,撤销范家官庄乡,并入孟疃镇;撤销曹家泊乡,并入相州镇;撤销芝灵乡,并入昌城镇;撤销大仁和乡,并入百尺河镇;撤销大屯乡,并入林家村镇;撤销朱家村乡,并入皇华镇;撤销楼子乡、程戈庄乡,设立程戈庄镇;撤销寿塔乡、郝戈庄乡,设立郝戈庄镇。

1994年9月20日,撤销吕标乡,设立吕标镇;撤销凉台乡,设立郭家屯镇,以原凉台乡的行政区域和相州镇的丁家沙窝、南营、封家岭、秦家河崖、马家埠、韩富庄、业家屯、前宋岗、后宋岗、赵家寨、兴和11个村为郭家屯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郭家屯。

1996年3月11日,解留镇政府驻地迁至九台村并更名为九台镇。

1996年3月11日,撤销箭口乡、朱解乡、万家庄乡,设立箭口镇、朱解镇、万家庄镇。

1996年12月29日,撤销马庄乡,设立马庄镇。

2001年2月,撤销山东头乡,并入桃林乡;撤销石河头乡,并入桃园乡;撤销石门乡,并入瓦店镇;撤销万家庄镇、箭口镇,合并组成舜王街道办事处;撤销吴家楼乡,将吴家楼等34个村划归石桥子镇,后家疃等7个村划归程戈庄镇;将原吴家楼乡小程家庄子村划归马庄镇;撤销城关镇,将原城关镇扶淇河以东的兴华居委会、建国居委会、繁荣居委会、繁华居委会、大华等65个村(居)委会的管辖范围,设立密州街道,办事处驻原城关镇驻地;将原城关镇扶淇河以西的岔道口等38个村委会的管辖范围设立龙都街道,办事处驻店子园。

2007年2月,撤销朱解镇、吕标镇、九台镇,其辖区分别并入密州街道、龙都街道、舜王街道;

2007年5月,撤销郭家屯镇、郝戈庄镇,分别并入相州镇、皇华镇;

2007年8月,撤销孟疃镇、马庄镇,并入贾悦镇;撤销程戈庄镇,其中26个村并入舜王街道,27个村并入石桥子镇;撤销瓦店镇、桃园乡,划归林家村镇。

2007年10月,将相州镇北部8个村划归峡山水库管理局(峡山水库生态管理区)管辖,行政区划隶属不变。

2009年5月11日,将诸城市相州镇的尚家庄、南张洛、后凉台、前凉台、逄家岭、北戈庄、徐家庄、新村等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

2010年,诸城市将1249个行政村全部撤销,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