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平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谓是尽人皆知的俚语。这句话大有来历。 我们通常说一个地方好,最好的莫过于和天堂比。 一个地方之所以好,不外乎以下几点:这里风景秀丽;这里物阜民丰;这里安居乐业、少有战事;这里人文汇萃等等。苏州、杭州就是这样的地方。 关于这句话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唐朝诗人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里:“ 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 这里的江南,还没有明确的提到苏杭,但是给后人有很多启示。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这一带任过职。他在《忆江南》中提到了苏杭。为此,他一口气写了三篇,先说江南怎么怎么好,然后提到了杭州、苏州。可谓将江南的美好写的淋漓尽致,让多少人都对苏杭梦寐以求。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火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人们将苏杭并称为天堂是在宋朝,这源于北宋京都开封的一句流行俗语: “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 苏杭远离中原,非兵家决雌雄之地。所以,自古以来便是太平时间居多。宋朝时。中原地区战事频繁,民不聊生,大批难民纷纷南下躲避战祸,他们来到江南,看到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看到这里的人安居乐业,于是产生了一种恍若来到天堂的感觉。 苏轼也做过杭州的父母官,一样把苏杭表扬的一塌糊涂,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千古绝唱流传。 到了元朝,苏杭更是繁华了得。 元代散曲家奥敦周卿有曲写道: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首曲写的清新脱俗,婉婉动人。尤其是后两句,既顺口,又好记。 从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成为了经典俚语,蜚声中外。苏杭也渐成为了文人墨客、黔首百姓都无比向往的地方。(完) 【作者简介】许平,江苏靖江人。曾从军20年。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曾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
|
来自: 轻风的起点 > 《俚语、俗话、方言、谚语、网络语、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