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这个人没什么天赋”,这是真的吗?

 茉莉7eo6t3y9 2019-05-30


首先,我邀请你问自己两个问题:

1. 你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不必管别人是否看见和认可)

2. 有什么特质你很想拥有、什么事情你很想做成,但是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缺乏天赋?

“我这个人没什么天赋”是真的吗?

有很多人说“我这个人没什么天赋,没什么热情”,这是真的吗?会不会只是天赋热情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打击,然后压抑到了意识深处呢?

比如说,有些人小时候经常会听到父母说“骄傲使人退步”、”不要得意忘形”、“别这么激动,冷静一下”……所以不得不压抑了庆祝、激动、热情。

此外,很多人对于天赋的定义与理解是比较狭隘的。可能有个小孩,非常擅长的事情能让自己特别开心、特别有创造力,但在成人眼里没有什么用,被视作“这算什么天赋”,小孩买入了成人的观点,也相信了这不算什么天赋。

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自己表达一个愿望、一个想法,结果被否认,然后与之相伴的热情、激动也被否认。而愿望不能实现那种痛苦沮丧,仍然被否认,感觉到好像我不应该为它感到激动、我实现不了它感到很痛苦是不对的,父母说我已经很幸福了啊,我不应该再伤心不满……

那么,这些愿望,还有与之相连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全部都被否认,能够发展出来的策略,就只能是麻木。

我们的愿望与情绪,其实是我们生命的指南针,如果它们在生命初期总是被否认,而我们发展出了麻木作为策略,就很容易出现生命缺乏指南针的情况。

否认的反面是确认、认可,承认,并不是一定要赞同相应的想法和行动,而是让对方感觉到,你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感受,是完全可以的,是可以接受的,是真实的。

举个例子,可能你有一个朋友跟你说ta认识了一个人,觉得可以跟ta一起创业,特别激动,可能你觉得这个人并不靠谱,你不认为他们可以一起创业,但是你仍然可以去承认和共情ta此时的激动心情。

或者你的孩子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需要花很多的钱,或者实现条件经常很苛刻,可能很多父母会说“这根本不可能,不要想了,我们家没钱”。如果你去承认和共情孩子的梦想,会怎么样?

比如说“哇,你想做的事情听起来真的很棒,我看到你很兴奋!这一般要花很多钱,我们也许可以想一想,怎样才能有这么多钱,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去实现!”

也就是说,不论行动上是否赞同,不论你是否觉得可行,首先去认可那个想法和感受。

那些否定你的父母,往往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父母否定的,所以他们已经做到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最好了,他们没有看见、承认、鼓励你的天赋,并不是“错的”,而你运用天赋、渴望梦想也没有错。

小时候没有足够的承认、确认、认可,长大其实还是可以弥补的。比如说,你可以找一些朋友,彼此认可或者自我认可——认可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是可以的,想这么做是可以的,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的。至于你是不是真的要采取那个行动,其实是下一步了。

比如,有人跟你说,某某是个混蛋,我就想拿刀劈了他。你不需要赞同他采取暴力行动,但是你可以去看见和认可他的愤怒——“他对你这么做很生气是不是,是不是特别想让他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不可以这样对待你了?”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愤怒是不好的,甚至在自己的内在,都没有办法完全允许自己经历愤怒。其实,愤怒的频率高于无力,因为愤怒显示了我们的边界,促进我们马上采取行动,去得到那些想要的,和拒绝那些不想要的。

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本来是处于比较冷漠、无力、绝望的状态,有一天ta能够感觉到愤怒了,其实是值得庆祝的。

 每一项天赋都带来挑战

有些人相信,天赋就意味着人生开挂、没有挑战、一切顺利,其实未必。天赋,可能是你擅长的、充满热情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愿意继续的事。

有些人特别羡慕那些有某项特殊天赋的人,或者那些有很多天赋的人,觉得好像上天不大公平,给了一些人更多礼物。其实,好处和代价是相伴相生的,很多时候得不到某个好处,正是因为不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

以敏感为例,我对敏感的定义是在感官、情绪、思想方面都有特别敏锐强烈的感受。它本身是一个中性的特质。

我的敏感可以让我观察到更多细节、体验到一些很细微的感受、理解自己和人们的情绪。有很多人说我清晰地写出了、说出了他们在想的、感觉到的、但是没有办法清晰表达的东西,很多人觉得我能够满足他们特别深层的需要。

敏感也带来很多挑战,比如说我特别容易被过度刺激——信息、人际关系、活动,这些刺激稍多,不管再积极正面、我再喜欢,我都会觉得疲惫,需要休息。我强烈地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也强烈地感受到不愉快的情绪。

我成长的环境,或者说当前社会的主要环境,对高度敏感者都不算是特别友好。所以我们可能会听到很多“你太敏感”、“你太认真”、“你想太多”这样的评论。于是很多高度敏感者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觉得应该改变自己,变得跟别人一样,更多地把敏感看成了一个问题,而没有认出它是天赋。

敏感,其实对于深刻的思想、动人的艺术创作、关系的和谐、结构的严谨等方面都有特别大的贡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高度敏感者,是没有办法运转得如此之好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表达,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擅长表达——不擅长语言表达、不擅长情绪表达、不擅长艺术表达……但有些情况是,ta并不是真的不擅长,而是因为表达带来的代价,让ta想关闭这项天赋。

很多时候,表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评判。人们可能会针对表达本身有一些评判,比如觉得你爱出风头,或者说针对你表达的内容有各种评判。当你敞开表达的时候,就是把自己暴露在各种友好或敌意的回应之下,你越擅长表达,可能看见听见你的人越多,拒斥的和评判你的人也就越多。

所以,不妨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你渴望的但好像没有的那些特质,它带来的代价和风险是什么?

是这个代价更大,还是无法成为你自己的代价更大?

有什么方式能够帮你降低风险?

 有意识地舍弃一部分天赋

有些人苦于找不到天赋,而有些人却苦于天赋太多,精力分散,所以什么都没有深入。

人的眼睛是长在前面的,看不到背后,当背后有危险的时候,代价可能是相当大的,但我们还是进化出了长在前面的眼睛,因为长在前面的眼睛让我们得以专注。为了集中注意力,我们选择了承担背后看不见带来的风险。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去做那些我们天生擅长、做起来很轻松、容易得到认可、收入也不错的事情。但有时候这些事情,未必是我们最大的热情、最高的使命。

比如说我很擅长翻译,做起来很轻松,流畅,多年前每次去翻译都受到很多赞美,做口译的收入也不错,但我基本上放弃了它,因为这并不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舍弃的勇气,来源于对更高目的的承诺。一件事情对你有多重要,也可以通过你愿意为了它放弃什么看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容易被损失恐惧所控制,觉得我这么擅长这件事情,不去做的话,多可惜呀。然而,我们每天损失的东西,其实是数不胜数的——可能你一会儿没刷朋友圈,会损失某个消息;可能没有去跟某个人聊天,会损失一个机会……

很多人被损失恐惧驱动着,做了很多零零碎碎的事情,很多东西都去入了一个门,但都没有深入,可能过后会觉得很空虚。

经济学上有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你有这样一份时间,这些资源,如果你选择了A,就无法同时做B。那么B就是A的机会成本。举个例子,某天晚上有个饭局,如果你不去饭局的话,也就是呆在家里看看电视,那么你去饭局的机会成本就是看电视。但是如果你不去饭局,可以做一个很重要的项目,那你的机会成本就是这个重要项目。

所以,能否干脆地舍弃,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机会成本的认识。

可以问问自己:为了____(你觉得最重要的天赋、发展方向),你是否愿意舍弃____(你也挺擅长、能带来不错的认可与收入的事情)?  

从最深的恐惧与阻抗里,发现你最大的天赋

在最强的阻抗里,可能藏着你最大的能量。因为阻抗是能量被压抑阻塞带来的一种感觉,一定要有能量才可能有阻抗。因为如果没有大浪的话,没有人会去建堤坝。

而最深的恐惧里,可能有你最大的天赋。比起失败,我们有时候更害怕的其实是成功,因为成功意味着被看见,被暴露在更多的期待和挑战之下。

问问自己:你最害怕什么?最抗拒什么?你觉得这可能跟什么天赋有关?

举个例子,可能有人对性有特别的恐惧和阻抗,可能恰恰是因为ta有非常强大的性能量。Ta可能有很强的性魅力,可能是一个特别好的爱人,可能有非常强大的高潮天赋、愉悦天赋,甚至可以把性能量转化成一些更大的东西。

Ta的性能量是如此强大,不管是因为自己的恐惧,来自家庭的、历史背景的恐惧,都可能会特别用力地去压抑这个强大的能量。

我们都非常有自我保护的天赋。并没有人真的缺乏天赋,而是我们内在的一些部分觉得,表达这个天赋是危险的。它在做它认为对我们最好的事情,竭尽所能地保护我们。

就像有些人以为自己难以承诺,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所承诺的,那些看起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承诺的人,承诺的就是对什么都不承诺,我们总是向那些我们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情承诺,可能是最能保护我们自己的事情。

我们如果没有对生命承诺,那么我们承诺的就是死亡,比如说麻木,就是一种慢性自杀,是一种对死亡承诺的状态。

魔法问题总结

你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赋?

有什么特质你很想拥有、什么事情你很想做成,但是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缺乏天赋?

你渴望的但好像没有的那些特质,它带来的代价和风险是什么?

是这个代价更大,还是无法成为你自己的代价更大?

有什么方式能够帮你降低风险?

为了____(你觉得最重要的天赋、发展方向),你是否愿意舍弃____(你也挺擅长、能带来不错的认可与收入的事情)?  

你最害怕什么?最抗拒什么?你觉得这可能跟什么天赋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