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高考冲刺的刘同学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颈肩背疼痛不适, X片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退行性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叶勇副教授在他的颈肩背部下“功夫”,做完治疗后,刘同学感觉疼痛明显改善。 但刘同学的颈肩背“经不起”学习,学习不到2个小时便慢慢开始“痛”了回来。由于升学压力过大,小刘第二次就诊已是5天之后,症状与第一次就诊时,没有太大的变化。叶勇副教授决定改变治疗方式,运用后溪通督治疗他的脊柱病,在局部推拿的基础上加上了针刺双侧后溪穴的治疗,并嘱咐他学习之余双手握拳对击双侧后溪穴。 6天之后的第三次就诊,刘同学开心的告诉叶勇副教授,每次颈肩背疼痛的症状开始发作时,都会按照教他的方式刺激后溪穴,5分钟的刺激,能维持学习2-3个小时左右,效果非常好。 叶勇副教授介绍:近一百年来,社会快速发展,大部分人从直立行动为主的生活、工作方式演变成坐立为主的方式,这样的变化大大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失去了活动脊柱的时间和脊柱活动的空间,使得脊柱只能“默默”承受来自各个结构的重量却没有“喘息”的机会,久而久之,人们不得不一直为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疼痛买单——脊柱病。 脊柱在中医经络体系中是督脉循行的重要途径,中医经典《内经·素问》中有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从下而起,自下而上,贯穿了整条脊柱线。 临床上,督脉穴位是中医针灸、推拿、敷贴治疗脊柱病的重要选穴和有效选穴,不仅如此,临床在运用督脉穴位治疗脊柱病的同时,往往会配合位于手掌内侧的“后溪”穴。 后溪穴本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穴,但由于经络交会的关系,督脉与手太阳经于后溪穴处交会沟通,故刺激后溪穴也能治疗各类颈、腰椎等脊柱相关病。不仅如此,由于后溪穴本属于手太阳经,它还能治疗例如肩、肘、腕关节痛症、目赤肿痛、耳聋、耳鸣、癫痫、疟疾等。而现代医学临床上,也经常把后溪穴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疾病。 一早从床上起来,发现自己脖子突然不能转动, “落枕”了;弯腰提重物,一起身,腰部肌肉拉伤了;长期伏案,肩背酸胀不已,烦躁难挡;面对这种日常生活小麻烦,刺激后溪穴都有神奇疗效。 这个穴位这么有效,怎样正确的找到它呢?叶勇副教授介绍:后溪穴的定位,先要微微握拳,在小指侧(尺侧)掌侧面找到两条掌横纹,于靠近腕关节端的掌横纹终点的赤白肉际,运用一定力度按压会有不同酸胀感,此处便是后溪穴所在。 怎样有效刺激后溪穴,使其发挥功效呢?叶勇副教授表示: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刺激它。 最常见的方式是用拇指指腹按揉后溪穴,或运用指尖点按,但一定要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以酸胀舒适为度,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即可。 长期伏案的人员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也可以双手握拳,让两侧后溪穴相对,对敲100下,便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带来的不良影响。 开车的时候,遇到堵车或者等红灯的时候,也可把后溪穴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可以通督脉、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益颇大。 叶勇副教授提醒:虽然后溪穴可以有效缓解脊柱病的疼痛,但如果没有离开脊柱慢性损害的环境,疼痛还是难以根本缓解。生命在于健康的运动,运动在于有效的坚持,工作、学习之余迈开腿、抬起头,动起腰,甩起手, 才是维护健康的有效途径。 END 叶 勇: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国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中医整脊中心负责人,湖南省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现任湖南省针灸学会整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疼痛、针刀分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多位海派整脊推拿大师,手法细腻柔和、精巧快速。结合多年脊柱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筋骨调衡”手法系列。临床以脊柱微调手法结合传统推拿、针灸、针刀等特色针刺技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狭窄、滑脱症、青少年脊柱侧弯症等脊柱疑难病和各种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性眩晕、头痛、脊柱源性冠心病、胃痛、痛经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 门诊时间:一至六上午、一、二、四下午 |
|
来自: 快乐处处在 > 《1764,后溪穴治颈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