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大,节奏快,巨烧脑,超刺激。 因为“达康书记”吴刚的出演,《破冰行动》被称为缉毒版“人民的名义”。 除了吴刚作为该剧的流量担当,王劲松、任达华等众多戏骨神仙级演技在线battle。没有男欢女爱,没有狗血剧情,有的尽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荷尔蒙碰撞。 一言不合就是刚,质感粗粝,却全是写实美学。 而这恰就是高手过招的魅力,就连呼吸都是戏点。 收视、口碑双丰收,《破冰行动》成为5月剧王,热度全网第一。 而这样的一部“狼人杀”大剧,现实更加可怕。 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事实,《破冰行动》剧组前往广州、中山、佛山等地的次数,就高达上百次。 编剧花了4年的时间,采访了大量广东的公安民警,以及当地村落。 目的只为还原那个真实事件:雷霆扫毒。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相关部门,出动直升机、快艇以及3000多的警力,通过“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围剿博社村。 一次性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 .925吨、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过百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雷霆行动也创下多个全国之最:一次性出警数、一次性缴毒总量、一次性抓捕毒犯数… 而提到雷霆行动,必然绕不开一个魔幻的村子:博社村。 这就是《破冰行动》里塔寨村的原型。 故事很长,我且说,诸君且听。 话说,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下面有个村子,叫博社村。村里有1.4万人,村民都姓蔡,共分为三个房头。 一个名叫蔡东家的男人,是村中头房的代表,在村里威望颇高。 博社村靠海,蔡东家在村内的海边承包了100亩虾塘。 一年到头,全家起早贪黑埋头干,能挣10万块钱左右。上世纪90年代,对于一户老百姓来说,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 彼时,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老实本分的渔民,会成亲手打造出一个毒品王国。 1993年,在村中蔡氏宗亲属于大房男丁的蔡东家,当上了村中的治保会主任。 3年之后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治安队成员蔡某带着两个无业游民找到正在虾塘里忙活的蔡东家,求他帮个小忙。 干啥呢,蔡某说想在村里找个空地做一批要出口的石膏粉,为了逃税,需要秘密进行。 并且为了保密,还要在村里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四周看好。 蔡东家刚开始觉得有些蹊跷,有些犹豫。但是对方一开口就是二十万的好处费,蔡东家点了根旱烟,拍了拍大腿答应了。 在农村找块地很容易,再说他还是治保会主任,蔡东家很快就在村里给找了块杂草丛生的荒地。 来人看完场地非常满意,并保证使用不会超过一个月,而且承诺给来看场子的人,每人每天发300块现大洋。 一个月二十万,蔡东家做梦都没想到能遇到这好事儿。 时间很快过去了,蔡某和他的朋友带走了500公斤所谓的石膏粉,20万现金也分文不差的交到了蔡东家手上。 半年之后,陆丰甲东镇出现了冰毒,那时候蔡东家才发现,原来蔡某在自己找的空地上,制造了500公斤冰毒! 按当时1公斤20多万的市场价来算,蔡某这一笔做的是上亿的买卖,给自己20万,算是打发要饭的。 蔡东家惊恐,愤怒,又觉得莫名的兴奋。他在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幅发家致富的美景,脸上泛起了笑意。 自此,蔡东家开始了制毒之旅。 村民格外的拥戴蔡东家,大树底下好乘凉,村民们也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入了倒计时,而博社村的村口出现了一块及其醒目的牌子。 牌子上写着:严禁乱倒制毒废料垃圾。 这块牌子是蔡东家让人立的。 这块牌子标志着,博社村制毒贩毒已经完全公开化了。 在博社村超过两成的人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制毒,全村至少有77个制毒工厂,毒品成为了博社村的“支柱产业”。 在博社村就算是一些不愿沾上毒品的家庭,很多也间接参与了制毒贩毒。比如,村里的一个老人,帮着剪黄麻草(制作冰毒的原料),一天少则能赚300元,多的能赚600元;比如,村里的一个小学生,寒暑假的时候,剥感冒药胶囊(复方盐酸伪麻黄碱:通过化学转化可制冰毒),月收入可高达上万元。 很多村里人,都靠着制毒贩毒发了大财,三层楼的小别墅是最低配置,这里动辄四层五层的豪宅。 村子里永远弥漫着一股酸臭味,走在路上可以看见路边随意堆积的麻黄草,树木基本长不了叶子,都被化学品给熏没了,河流中随处是制毒废料。 2011年,蔡东家已经从当年的治保会主任变成了村支书,身兼陆丰市和汕尾市两级人大代表,明里他是干部,暗里他是毒枭。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之便,秘密的收集警方缉毒案的信息,然后在警方行动前通知重要的人员潜逃。 贿赂,收买,甚至光明正大的去警察局捞人,这都成了蔡东家的日常。 贩毒是门掉脑袋的活,洗白毒资,让钱真正能到自己兜里,也是毒贩们要研究的一件事。 毕竟挣再多钱,花不了也白费。 蔡东家拿着制毒得来的巨款,买了豪车,搞起了房地产开发,他包下了一块占地8200多平米的楼盘,花了近7000万盖了个小区。 如果这些房子正常出售,能卖出将近1.6个亿。 除此之外,他还开了一家当地最豪华的KTV。 做毒品这行生意,要想能混得下去,就要有保护伞。 此时,博社村的贩毒体系,已近乎完美。 博社村的贩毒集团对外宣称:擅自入村的陌生人,不管是不是公安,一律打死。 村外防风,村内制毒,有原料供应,有销售渠道。 村里每天都有好几个坐在摩托车上的小混混望风,只要有陌生人进村子,后面就有成群结队的人来跟踪。 陌生人的一举一动,都随时汇报给村中的“大佬”。 民警想进村抓人,难于登天。这在《破冰行动》第一集就能看出来。 一次上海警方在汕尾民警的配合下,开车进了博社村,对已经确定掌握的一名毒贩进行抓捕。 进村抓人容易,把人带出村子难。 警察们把人控制住,准备开车回去的时候,早已经准备好的几十辆摩托车把警车团团围住。 他们不是老百姓,而是手持棍棒和砍刀,穷凶极恶的毒贩。 村道两旁的屋顶疯狂的丢下石块和水泥板,将车砸的坑坑洼洼。 蔡东家就如黑社会老大一样,杀气腾腾的站在摩托车队后,静静的看着被围困住的警察。 情急之下,汕尾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长和蔡东家谈判说: 书记,我们今天进村就只抓这一个人,请他们让条路出来行不? 蔡东家半天没说话,回头使个眼色,此时雨停了,摩托车也让开了。 那时候,博社村和蔡东家就是这么狂。 邪不压正,再狂的毒贩,终究也是要被清剿的。 2013年12月29日,代号为“雷霆扫毒”的行动开始了。 在防暴犬的陪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博社村,并分散有序地向数十个重点目标展开突击。 天空中,直升机在盘旋,视博社村的一举一动。海面上,快艇在游弋,博社村被罩上了天罗地网。许多尚在睡梦中的制贩毒分子被突然冲入家中的特警惊醒。在还没有回过神的期间就被拷上了手铐。 但是这天,蔡东家并不在村子里,几个最重要的毒贩也不是在村子里。 12月28日,就在“雷霆扫毒”的前一天。警方想以开会的名义把蔡东家抓起来,可是通知蔡东家去开会,但是蔡东家虽然口头答应,实际上却没有出现在会议上,出现在会议上的是博社村的另一名副书记。 蔡东家的动向不明,着实让警方担心起来。不过,很快,从高速路上的监控录像里发现了蔡东家开着车正前往惠州、深圳方向。会议室里很快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判断。第一种认为蔡东家得到了风声,准备逃跑;第二种意见则是蔡东家是去捞人。 不管是那种情况,蔡东家是插翅难逃。12月29日、惠州的华斯顿国际酒店11楼,蔡东家与跟他一起的5个马仔被抓。 蔡东家被抓后极其顽固,甚至还幻想着能被捞出去。不过只要是眼不瞎的都知道,这次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无法将其“捞出来”了。2016年蔡东家被判处死刑,然后其上诉,被驳回后,在2019年蔡东家被依法处决。 这个曾经权势熏天,一句话就能定生死,跺一跺脚就能影响毒品市场的大毒枭,在得知自己被判死刑之后,哭得像个孩子。 一代毒枭,到此为止。 蔡东家一伙被打掉后,博社村满目疮痍,荒草丛生,到处是禁毒标语,外人都能一窥这个村庄当初的罪恶。 缉毒警有多难?可能我们这些平常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 《破冰行动》中禁毒大队队长蔡永强曾说:
说到这里,一向冷脸刚强的蔡永强,哭了。 毒品,让全世界的人都恨之入骨。缉毒警们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成为了毒品的天敌。 从《玉观音》到《无间道》,再到《扫毒》、《湄公河行动》、《余罪》、《非凡任务》,每一部影视剧都是对毒品强烈的痛斥。 然而,“天下无毒”远没有终点。 据统计,2016年公安系统总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数量是一般警察的4.9倍。也就是说,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有一名缉毒警牺牲。 你的岁月静好和现世安稳,只是因为有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为你遮挡黑暗。 禁毒,本就是一场漫长凶险的战争。 英雄不死,缉毒不止。致敬,缉毒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