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二十七回发生一段悬案,薛宝钗在滴翠亭听到小红(林红玉)和坠儿背后言论涉及与贾芸私情,为怕小红发现自己偷听到秘辛,宝钗情急之下喊出林黛玉,到底是不是有意嫁祸?此事几百年来沸沸扬扬,对薛宝钗的人品形成莫大影响,读者骂声不绝。那么,薛宝钗是有意嫁祸林黛玉么?当然不是,看原文怎么说的。
薛宝钗适逢其会遇到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密语,结果遭遇林红玉给她出的一道难题。滴翠亭三年环水,一面与陆相通。宝钗在外面,一旦推开窗子闪躲不及一定被发现。当时情况危急,人的思维不过一瞬间就会形成无数种想法。对薛宝钗来说,如何想办法将自己脱离出窘境是当务之急。而宝钗之前是去寻找林黛玉一起参与“饯花神”活动。只因看到贾宝玉进入潇湘馆才有意回避了。返身追逐一只蝴蝶,才无意听到了小红的谈话。 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薛宝钗在马上要被小红发现的时候急于脱身,借助外人的存在躲避被发现后的尴尬,属于人类应激反应的常识,薛宝钗聪慧,尚能反应过来,很多普通人大概早就手足无措了,毕竟时间只在弹指间。而林黛玉作为薛宝钗此行最后一个目标,是大脑能够反应出来的第一人选。宝钗在这里喊林黛玉不过是下意识的反应。她若去找贾探春,也会第一时间唤出贾探春的名字,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不要觉得神奇,曹雪芹对人性和心理的掌控远胜于以上分析。
脂砚斋对当时的紧急情况用了八个字【庚辰侧批: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如此之便,如此之急”反应出当时的紧迫感。薛宝钗不如此说不足以脱身。而且通篇描述,带出来的并非林黛玉有意偷听,而是在此玩水,看到宝钗后没叫她躲避一起偷听,反倒自己先藏起来。无疑,薛宝钗有替林黛玉开脱,三方都是适逢其会,林黛玉更多是和她游戏,并不一定听到谈话内容。 当然实话说薛宝钗为了自己脱身,想出来的办法并不好。她若不提林黛玉,只喊自己丫头莺儿也可以,比方叫莺儿拿帕子什么的。可人在应激反应下,并不能深思熟虑,全是下意识反应,最在意谁,可能就会第一时间想起谁。
薛宝钗又故意到滴翠亭里寻了一遭,这事做的非常好。她只有寻了一遭,仿佛表明自己完全没听到,实则小红这样聪明人过后一定会想明白滴翠亭在水中,林黛玉怎么转也不可能就没了,亭子里没有,无疑薛宝钗在撒谎,证明宝钗听到了内容。但就像小红自己说的,宝钗听到并不可怕,一段时间后没有消息传出去,就不会有任何事情。宝钗想躲避的,也是当时被发现的尴尬,至于过后想明白了,小红也不敢找她对质,宝钗并不怕被知道。 综上,薛宝钗没理由,没道理,也没时间去嫁祸林黛玉。她之所以情急之下叫出林黛玉,完全是一两秒内下意识反应,这事过后她不说,等于没造成任何影响,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错误本就在小红身上。虽然林黛玉不知情下被小红记在心中,但只要宝钗管住嘴,也就保全了林黛玉,比大家闹起来好得多。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