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三十载,浓浓同学情 八六届初中年级组三十周年同学联谊会撰文 作者:朱金花(年级组同学姐妹群群主) 在2015年一个平凡日子里,魏守涛和方世明在小聚中见面,他们俩一拍即合,决定举办一次全年级组的同学联谊会,得到了潘良基和向亮同学的赞成和支持,就这样一个宏伟的计划诞生了,当然计划的实施也无可厚非地落在了他们肩上! 2016年7月23日筹备组在巢湖正式成立,聚会时间定为10月2日(假期,农村不忙),并开会商谈聚会细节,由一班:潘良基、魏守涛、王红星、袁开山,二班:向亮、翟春生、汪晓兵、潘良兵,三班:方世明、钱洋法、胡文平、桂方法、凌建华组成筹备组。 筹备组同学 由魏守涛,翟春生,方世明为代表负责人,2015年起他们寻找和联系每一位同学,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在每个班建起了微信群,加强联系和情感沟通,随后又建立了年级组总群,为三个班同学的沟通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开启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之门,为聚会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实在的,同学们接近五十岁,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微信是什么,还得从头学起微信,可想而知,同学们对聚会的激情有多么的高昂!聚会后我建立了姐妹群。 说心里话,我和大多数同学想法一样,听说三个班在一起举办同学会,我的确不太赞成,甚至不想参加,然而钱洋法、方世明同学的真诚打动了我,聚会圆满成功,我惊奇地发现,虽然不是本班的同学,却亲如一家,三个班配合得那么默契,聚会现场,分工明确,一班负责会场,二班负责照相,三班负责迎宾和宴席!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是那么的协调完美,迎宾礼仪,引导同学踏入久别的母校,安排得那么的井井有条! “一张通知书,走进校园里,从此我们是同学,同学没有贫和富,同学不分高和低”会议场上魏守涛和童玲主持的发言词,让我们每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校园里我们追逐嬉戏迎晨光,教室内我们学海苦读求知忙,三十年前的学校生活! 随着魏守涛开幕式的发言,会议正式开始,由袁开山,汪玉长,翟新兵代表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报告,把会议带入了高潮。魏守涛、翟春生、方世明代表全体同学献上对母校的感恩锦旗一面,汤校长热情洋溢的发言,震憾了所有在场的同学,随着各班老师代表的发言过后,五十分钟隆重热烈的精彩会议,由主持人童玲宣布结束! 向亮,翟春生,汪小兵,潘良兵同学安排很有程序的照相活动。使每个同学留下难忘的印记!宴席间,随着魏守涛同学的祝酒词,同学们的热情拉入了高潮,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这里深深感谢汪义同学的酒水赞助。 聚会时我才知道我们这届同学人材倍出,有北京的律师和商人,有大学的讲师和教授,还有国家干部、军官、老师、校长、会计、企业家、个体经商户等,在国内各行各业中成绩突出,他们有的不仅走出了国门,冲出了亚州,还走向了世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成绩不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他们的成就也让我们无比的欣慰和自豪。这次聚会,相信将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虽然是短暂的,但只要我们青春不老,同学友谊就会像钻石一样永恒坚固,今天所有的同学汇聚在一起,所有的话都包含在相逢一笑的挥手中,在举杯一碰的喜悦里。 岁月如歌,歌声中有你和我,会后由魏守涛,翟春生,方世明等同学精心策划,各班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精彩晚会活动,并制作了珍贵精美的相册,特别感谢向亮在百忙中抽空为相册撰写前言,后序!更使我们的相册锦上添花!这本相册收藏了我们在三十周年同学聚会中一段段精彩瞬间,记录了我们在母校重逢的一个个美好回忆,聚会宴席散场,但我们青春友谊永不散场,我们永远是亲如手足的老同学。 本次三十周年年级组同学聚会盛典,得到了母校校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感谢槐中汤校长、魏守忠校长百忙之中莅临指导,感谢八十高龄的原一班班主任魏守饶老师亲临现场,并代表八六届(1)班主任致辞,感谢同学们不远千里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还有从国外赶回来的,特别感谢二班的吴宗兵,由于行动不便特地从常州回来由老父亲骑着电动车送来的,特别感谢三班的叶正义,小孩刚刚才出生为了赶回来花一千多元钱坐高铁,第二天一早又要返回。更多的同学们都放弃了节日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有的放弃日赚斗金的生意,有的放弃高额的节日加班费......(此处省略二千字) 如果不是写这篇撰文我根本不知道这里面还有着这么多感人的情怀。我们还要感谢以魏守涛,翟春生,方世明为代表的筹备组的周密策划和辛苦付出,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金钱,更是我们同学之间最纯最真的情感,感谢众多热心同学的慷概解囊和热情赞助,使我们的聚会活动激情高涨,我们感谢共享盛会纷至赶来的老同学,同时我们还十分想念那些因诸事缠身未能赴会的老同学。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感谢以魏守涛,翟春生,方世明等筹备组同学,你们为聚会辛苦了!同学们会永远记住你们!我们珍惜昨天的记忆,我们铭记今天的欢聚,我们更期待来日的相逢,让同窗友谊之树常青! 受筹备组委托!撰文一份,描述聚会的前因后果。 最后衷心祝福各位老同学家庭幸福美满,事业一帆风顺。 2016年12月2日 槐林中学八六届初中年级组 同学联谊会 相册《序言、后记》 序言 序言 (作者:向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