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哥真是被这张照片气到了。5月29号晚上,中国U18男足国家队(U18比赛,属于青年联赛,只允许18岁以下的孩子参加。)作为熊猫杯东道主,0:3惨败韩国队。韩国国青队队员脚踩奖杯,毫无素质。摄影师@冰河白冰称,有队员对将奖杯做出撒尿行为,幸好被及时制止。输赢且不论,代表的只是技术。韩国小伙子们这一脚,可是结结实实踩在了自己的体育精神上,碾在土里,抠都抠不出来。要说这个国家也是有趣,影视圈把好感度使劲往上拉,体育圈拼命往下拽。左右手互搏,就是不禁夸。今天凌晨,U18韩国主帅金正秀带着全体球员对此事致歉,表示这个行为完全错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同时足协做出决定,收回奖杯。道歉了,奖杯收了,我们的心里好受了吗?完全没有。哥跟大伙一样,心里这股气分两部分,一是气韩国球员素质极差,二是气自己技不如人。恨铁不成钢,生的是自己的气。哥上面说“输赢且不论”,但仔细想想,哪能不论,竞技赛场上水平菜就是原罪。有个网友的提议虽然偏激,但挺戳心,呼声很高。整个赛程中国小将们三连败,分别0-2新西兰、0-2泰国、0-3韩国队,丢7球,自己1球没进。孩子们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战斗。比如这个门将把足球守进自家球门。面对空门大力抽射,猛击门柱。看着这一幕幕,前国脚杨晨在观众席上捂着脸苦笑——而残酷现实的另一面是,参加熊猫杯的U18中国国青,是2001年龄段球员。这批球员是2024年奥运会适龄年龄,因此又叫2024国奥选拔队。简单点说,他们是中国足球的未来。别惊讶,中国足球的青少年人才无米下锅并不是什么秘密。足球是一个大且宽泛的命题,中国足球为何这么臭,哥是无力点拨。但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我们的孩子球踢得越来越差,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中国足球就永远好不了。哥问了自己一个特现实的问题,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会送ta去学足球吗?我该怎么样让ta走上职业道路?答案很遗憾,哥思来想去,结果是完全不会。先假设一个前提,我有一个天赋十足的足球小孩,我计划着去投资培养他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首先,在孩子5、6岁的时候就要给他报一个足球兴趣班,先培养爱好。哥查了一下,北京某地的儿童兴趣班是2小时课,全年每节200块。一周踢两次球的话,一年下来也要两万多。虽然不便宜,但是在官网上说它跟某俱乐部有合作关系,对孩子的上升渠道很有好处,这钱得花。爱好班毕业,在我面前有三个选择。1.业余体校2.专业足校3.普高类足校先说第一个业余体校。想在业余体校混出头,必须在大赛事中踢出成绩,业余体校的好处就是去了就几乎能包揽这些比赛的冠军,吊打普通学校,顺利脱颖而出。困难是,这种比赛都是以各区为单位报名,以北京为例,北京每个区只有一个相应体校,能参加比赛的加上替补只有23个孩子。在常驻人口82万的东城区,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23分之一去参加比赛,这是球踢得好就行吗?But!我的孩子是超级足球神童,自己争取到了参赛名额,取得了成绩。这时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进入职业预备队,成为青训队员。目前很多俱乐部的梯队建设都还不完善,凑资质的不少,去了前途未卜。二是突击突击文化课,冲击国内某985大学体育特长生的offer,完成身份转变,成为名校高材生。很多人会选第二种。而且业余体校也就是在跟普通高校较量中能取胜,在跟专业足校面前不太够看,毕竟术业有专攻。接下来,送孩子去专业足校呢?中国现在有3级联赛,中超16支,中甲16支,中乙16支,每个队多说有40个参赛名额。满打满算就业人口不过几千。我需要孩子放弃一切,全部扑在足球上,赌上所有去争取这几千个名额,必须保证他天赋异禀,各级教练公平公开,给他足够的表现机会,球探们公正廉明,挑来选去,把他推荐进职业队。鉴于中国足球如今的混沌现状,这个选项我不敢赌。第三种,普高类足校呢?这个好啊,人家恒大足校都把集训营设在西班牙马德里了。我孩子如果去参加集训,跟着耶罗、劳尔学两手,回来还不踢爆这帮韩国人?哥去查了一下价格,恒大足校一年学费现在是6万,且在每年递增的趋势,前两年还5万呢。等到哥真有个足球神童,砸锅卖铁真不一定送得起了。情况介绍的差不多。但是请注意,上面说的只是中国职业足球的选材路径。就算上面的哪一条路你走通了,也只是进入了预备队、梯队,后面的路还得往上走。为啥不接着说了?因为再往后,什么教练给不给你上场机会,打主力还是打替补,国家队选不选你等等问题,家底不厚的很难帮上忙。足球这个事儿就是个良心饭,你很难保证这一脚他是故意踢歪了,还是水平不济。你很难保证是自己不合适今天的阵容,还是教练不喜欢你。太难琢磨了,都是冒险。上面我们是把所有顺利的情况想过了,那不顺利呢?孩子资质平平,没踢上去咋办?退居到了社会上,考个教练证,我也没钱给他自己办学校,他只能当普通教练,每月挣个五六千。也还不错。我随手查了一下中国最好的“足球学校”,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京外训练基地——秦皇岛足校。看见这么一条报道。心凉半截。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顾虑就更多了,万一进入某打着“快乐足球”旗号的学校,进去快乐一圈出来。万一遇到哪些闹剧,比如湖南某幼儿足球赛中,主办方宣布冠军是一支根本没进决赛的球队,只因他们网络点赞数最高。举办方称,弱化儿童足球的竞技性,哥怕是要当场气死。你知道我为了孩子踢好足球,能为国争光付出了多少吗?你跟我说淡化足球的竞技性。在中国足球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足球的问题不在于足球身上,而在于场外。场外的症结在哪儿,众说纷纭。但是从这条培养孩子的教育路上面,是不是能看出点什么呢?不多说了,希望足球的环境能越来越好吧,让真正有天赋的孩子能排除万难的站出来。孩子撒欢踢,家长放心送,中国足球才有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