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说:“物以稀为贵。”在收藏界也是这样,少见的珍品或者孤品往往价值更高。像收藏钱币、邮票的喜欢收藏错版的。 瓷器界的明珠汝窑也是少的不能再少,全世界确切无误的也就二十几件。之前故宫办汝窑展,还要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借藏品。一只变了形的葵口洗,要换了其他窑口肯定卖不掉,但因为是汝窑的就是能轻轻松松卖高价。 书画圈也有这种孤品。玩收藏,最主要的是讲一个难得,或是传世孤品,或是极精极好,或是流传有序,非常靠谱,都是可以的。然后如果是大名头,或者大名头收藏就更赞了。 北京东方大观向来以古代为强项,前几日我去看库房,发现他们家就有好几件这种“难得”的物件,有的是孤品、或非常少见,却气息饱满,传承有序,或者有名家帮手,非常罕见。给大家一一展现一下。 385 陈洪绶 (1599-1652) 花鸟湖石草虫册 册页 设色绢本 尺寸:画心 22×16cm×12 约0.32平尺 题跋:30×42cm 约1.1平尺 钤印:洪绶(朱) 款识:洪绶。 题跋:此盖老莲早期之作,似此风貌传世者不少,见吾友赖少其同志处亦藏一册,与此当为同时之笔。辛未(1991)春暮,谢稚柳观因题。钤印:壮暮翁(白)、稚柳(朱) 鉴藏印:何凌汉印(白)、大司空章(朱)、颐贞吉(白)、读书修褔(白)、瑞春书屋(朱)、贞吉斋(朱)、海滨病史(白)、簠斋藏石(白)、茶香书味(朱) 出版:1.《嘉德五年精品录》P26,中国嘉德,1998年。 2.《嘉德十年精品录》P57,文物出版社,2003年。 估价:RMB 28,000,000-38,000,000 陈老莲这件册页,我是最后看的,但是最为震惊和喜欢,因为实在平时见到的陈老莲多为立轴,而且不怎么靠谱,黑乎乎的都像清代仿的,酱油染的。像这么靠谱的,真气十足的陈老莲,难怪陈老莲专家谢稚柳看过后,都题跋点赞。谢稚柳在这件册页的题跋说,这件册页是陈老莲早年的作品,见到赖少其那儿也藏了一本类似的,应该是同一时期的作品。陈老莲的名气很大,他最大的特点是一种变形的怪异的美,这种美是从高古的风格中来的,于是显得与众不同,有趣味,但他又把程度控制的很好,所以看起来有点怪,但是属于可爱的怪。比如这本册页中蝴蝶的造型,水仙的叶子,都有一点或被拉长,或被压扁的感觉,这种风格在明代还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得益于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陈老莲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符合市场的创作。话说陈老莲是一个很灵的人,他不光画画,还开了作坊设计明代的扑克牌,卖的飞起,赚钱小能手。 所以,碰到这样的陈老莲册页,如此完整,精美,不容易。况且这件册页两次出版,又经谢稚柳掌眼,绝对靠谱,很值得留意。 程质清题封面 卢甫圣题引首 368 居节(1524-1585) 自作诗稿册 1572年 作册页 水墨纸本 钤印:居节印(白)、士贞父(朱) 款识:鄙作呈呈太常袁相公刊定,壬申(1572)三月一日居节顿首上。 题签:居节诗稿。甲子五月别识十八年重读题记。 钤印:程 引首:孤鸿自远,辅圣。 钤印:卢辅圣 鉴藏印:吴门宗英堂胡传衍藏书画印、传衍珍藏、怡斋甲子后重读、章翼诜堂法书名画记、程、质清 出版:《书法》杂志一九九六年第二期封面及P36-37。 诗文著录:《牧豕集》。 作者简介: 居节(1524—1585),明代书画家。字士贞,一作贞士,号商谷、西昌逸士,吴(今江苏苏州)人。少从文徵明游,书、画为入室弟子。山水画法简远,有宋人之风。后人珍视其画,认为可与朱朗、侯懋功相颉颃。能诗,著有《牧豕集》。 注:1.“怡斋甲子后重读”系程质清之藏印,程质清(1917-2000),号怡斋,江西婺源人,后侨居苏州。著名书画篆刻家,书学理论家,诗人和工艺美术师。曾为苏州市政协联谊会会员,沧浪诗社社员,东吴印社顾问,苏州市职工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顾问,苏州市老年大学书法教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23×12cm×14 约0.25平尺/每幅 RMB:1,800,000-2,800,000 接下来就是这件居节的《自作诗稿册》。 市场上能见到的居节,大多数只有一两开,或者零星有一些诗稿,三五开,像这样煌煌巨著14开的书法册页,又是自作诗稿,真的是可以说仅见。 居节是文徵明的弟子,书画都有老师文徵明的影子。这件《自作诗稿册》结体很有老师文徵明的笔意。写得非常清秀儒雅,文人气十足,值得细细把玩。 这件书法卢甫圣题引首,程质清题签,有胡传衍等人的藏印。这件册页还是《书法》杂志1996年第二期的封面和36-37页,《书法》是国内最权威的书法杂志,能在这上面发表,就不只是真品,而是珍品。 有名头,作品又精,还有最权威的刊物背书,真的是要竖一下大拇指。 出版物:《书法》杂志一九九六年第二期封面及P36-37。
手卷 水墨纸本 尺寸:画27×110.5cm;书25.5×305cm 款识:1.闲云无四时,散漫此山谷。兴之淋雨姿,何妨媚幽独。庚午(1690)长至后五日,士标戏墨。 钤印:士标(朱) 2.乙酉(1645)冬日,余将再入春明,鲁老表妹丈赠余以画并画响一书,而且索余书,匆匆束装,绝少闲情,因即录画响所载诗句以报,非敢云书,聊志别绪。陈邦彦。 钤印:陈邦彦印(白)、世南(朱) 作者简介:査士标,字二瞻,号梅壑,又号梅壑散人,自号后乙卯生,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家多鼎彝及宋、元人真迹,遂精鉴别。书法米芾,极似董其昌。画初学倪瓒,后参吴镇,用笔不多,惜墨如金。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查士标的一般风格,是学倪瓒,他学倪瓒是学到骨子里了,倪瓒被叫做”懒瓒“,查士标也有个类似的绰号叫”懒标“。 查士标时常一年都不作一画,但是求其书画的人却络绎不绝,经常有不远千里、拿重金前来购买的人,甚至还有寄住查士标家里附近长期等待者,一年半载都不曾离去。一年都不画一幅画。 而尤为难得的是,这幅画并不是査士标的通常风格,而是学米家云山的,也许是赶上查士标心情好,画了这种看起来很随意可实际一点都不好画的米氏云山。 一般来说,这种风格不太好认,如果只是光秃秃一件,我们会怀疑是不是出自査士标之手,而这幅画,题跋的陈邦彦题写了自作诗,介绍了这幅画的来历——是自己的妹仗送给自己的。陈邦彦是南明抗清的名臣,和查士标是同时期的人,因而就比较可靠。 384 刘基 (1311-1375) 天文图 扇面水墨 泥金笺本 钤印:刘伯温制(白) 题跋: (一)希世墨宝。霜红庵珍藏秘玩。后学汤斌拜观。 (二)刘伯温先生天文图真迹。是图蔡铁峰先生所藏,青主词文有题记,甲午初秋,铁峰仙去,此图归于霜红龛中,出此见示,因记。后学张学曾书。 钤印:张学曾印(白)、汤斌之印(白) 鉴藏印:傅山(朱)、爱竹道人(朱)、瞿苌生(白)、木夫所藏(朱) 说明:此作为傅山旧藏,后经瞿中溶递藏。 18×54cm 约0.9平尺 RMB:600,000-800,000 这幅扇面太有意思,是刘基刘伯温画的星象图! 这幅作品我们纠结了很久,因为刘伯温的画和字真是谁也没见过,不知道是否靠谱,但星象图可是古代谋士常备技能。所以,他绘星象图,也是比较合理的吧!再看材质,是明代的泥金扇面,好像也靠得上。 但最重要的,是这幅扇面经傅山收藏!不仅有傅山的印,还有张学曾的跋进行了辅助证明——“刘伯温先生天文图真迹。是图蔡铁峰先生所藏,青主词文有题记,甲午初秋,铁峰仙去,此图归于霜红龛中,出此见示,因记。后学张学曾书。” 刘伯温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民间传说刘基前生是姜子牙,后转世为诸葛亮,最后此生为刘伯温。在君臣关系上,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的书画作品几乎没有任何留存,这件《天文图》为傅山、张学曾、汤斌、瞿中溶题跋或递藏,现藏家描述,此件作品应有民国时期珂罗版发表,但未及查到。所以,是非常值得研究和玩味的! 367 月舟文载(1454-1523) 蕉林高士 立轴 水墨纸本 尺寸:93×29cm 款识:甘与山中木石居,漫将踪迹类樵渔。纵然千片芭蕉叶,消得吾侬一醉书。月舟保名押。 钤印:月舟(朱) 题跋:1、水漫湖乡不可居,长竿从此学为渔。忧时悯事诗千首,潜向芭蕉叶上书。壬寅(1482),沈周题。钤印:石田(白) 2、故园兄弟久离居,却向江湖伴醉渔。秋兴无端催好句,芭蕉零落不堪书。张鈇。钤印:延仪(朱) 鉴藏印:公(朱)、信公珍赏(朱)、吴下沈颢印记(朱)、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朱)、珍秘(朱)、宜尔子孙(白)、耿嘉祚印(白)、字会侯(朱)、湛思(朱)、会侯鉴赏(白)、潄六主人(朱)、真赏(朱)、曰诚(白)、勤僖公后人(朱)、琴书堂(白)、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白)、启南(朱)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月舟文载是明代的高僧,少年出家,遍访丛林大德,最终住锡少林寺,任少林寺主持。在金庸小说里,”天下武术出少林“,少林寺方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见这个位置有特殊意义。 这件月舟文载的《蕉林高士》画得很好,文气很足:一高士禅坐在芭蕉之下,向右仰观,芭蕉左侧补石压脚,稳定画面。 画的好但不足以认定为月舟,毕竟方丈存世的画太少,但这件作品重要的是,有沈周的题跋,而且很开门。沈周是月舟方丈的好朋友,这段题跋,就很说明问题了! 这件《蕉林高士》的传承也非常有趣。它先是由沈颢收藏,之后转由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收藏。这两位是明末清初有名的藏家。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而且,耿昭忠父亲是第二代镇南王耿继茂,我们熟知的跟吴三桂一起造反的第三代镇南王耿精忠是他哥哥。明末清初的勋贵人家,收藏品的质量自然不会差的。 名僧手迹+勋贵收藏,除了皇室庋藏,想不到比它更难得,更罕见的了。 367 月江正印(1268-1351) 草书 1347年作立轴水墨纸本 尺寸:46×89 cm 约3.7平尺 钤印:两印漫漶不辨 款识:至正丁亥暮春前至九,八十一岁松月老人正印。 释文:匡庐。三百六十所庵岩,游遍山北并山南。衡岳。七十二峯高突兀,兜窣一桥寂清絶。石头路滑少人行,思大口吞三世佛。上人来自东海,东移成一座石屏风。此亦不多彼不少,有若频伽满盛宫。如来中空索索,一颗摩尼光烁烁。六环金锡响玲珑,宜向高高峰顶卓。右赠石屏介藏主游庐岳询礼诸祖少壮行色。 出版:《田村家藏品展观图录》,大阪美术俱乐部,昭和十一年(1936),图版40。 注:1.附注解书信。盒上刻「静芳轩」。 2.上款人:石屏介为道隐(1255-1325)于日本的高足弟子,《中国法术全集》中亦收录,海盐天宁寺主持——本觉梵琦,题写给石屏介的偈卷:“……石屏介藏主,日东有道之士,万里西游,余承知识。所得既妙,可以为人。松江乌泥涇上有普门兰若,迺信公忏首之所置也。榜为禅居,延诸英纳,命石屏主之……”。 作者简介: 月江正印,临济宗僧。福州连江人,俗姓刘。号月江。自称松月翁。早年参学于径山灵隐寺之虎岩净伏禅师,得其传授‘狗子佛性’一公案而开悟,以偈答之,遂得印可,受任命为侍香之职,并掌理藏经,其后声誉远播。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月江正印禅师是宁波阿育王山之广利禅寺五十八代方丈。他是径山灵隐寺主持虎岩净伏禅师的法嗣,是元代禅宗的代表人物,在佛教界地位很高。 当时,月江正印禅师除了国内有大批的信徒之外,很多日本僧侣也渡海来我国追随禅师学习禅宗。著有《月江正印禅师语录》,在元代影响甚大,在日本佛界有很高的威信和名望。 僧人写字不同于在家人,往往会突破笔墨技法而有神奇的想法。像唐代怀素写草书纯以篆籀铁线,近代弘一法师写字也是很枯淡,和在家的世俗人写字都不一样。 这件书法作品的上款人石屏介为道隐于日本的弟子,说明这幅作品在写成之时就去了日本。在日有一股收藏主流是禅宗书画,禅宗僧侣梁楷、温日观、牧溪、法常、黄檗隐元、兰溪道隆,万千大智慧汇集于一纸之内,都是日本人追逐的对象。 昔日武家大名,明治时代后的华族田村家收藏得此月江正印之作,更仔细查找求证来历,见盒内有大德寺玉林院外六院极书证乃西本愿寺传来,更有不少书信资料,如此细心寻来源,并且在1936年的《田村家藏品展观图录》为之出版,令人感到日人对待藏品的尊敬。 封面 361 刘珏(1410-1472) 老梅诗画卷 手卷 水墨纸本 尺寸:画心 30×100cm, 题跋 34×98cm,30×107cm,30×107cm 题跋:1.参横大树不知晓,月到小窗疑是君。青鸟洗残三岫雨,玉龙嘶断九山云。自言夜半惊人句,急起呵冰写八分。钤印:启南(朱)、石田(白) 2.月满千山雪乍晴,小窗瘦影暗香生。不知梦境游何处,似访逋仙湖上行。嘉禾闻恭题。钤印:闻氏近礼(朱) 3.故人持卷来相访,要我为赋梅花诗。几年不作江南客,一思忽逢林下姿。潇洒岂同凡草木,岁晚凭谁伴幽独,孤山鹤去人已化。日暮无立倚修竹,何人吮毫成妙手。只尺移来近户牖,绝胜蹇驴风雪中,忍冻溪桥立难久。自怜终日未得闲,九渊尘土逐雕鞍。敲门莫厌频来往,得暇与君同一看。成化己巳十月吴宽书。钤印:太史氏(朱)、吴宽(朱)、原博(朱) 4.琼英原共白云栽,梦断罗浮月满台。柱下霜华浓似雪,一枝香傍帝城开。夏昶。钤印:夏氏仲昭印(白) 5.寒香消尽落空江,瘦影依然上夜窗。一紫完菴摹写后,邻家玉笛不成腔。石田沈周重题于藕花居,时弘治改元九月三日。钤印:启南(朱)、石田(白) 6.西溪问樵客,遥指故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雀飞散,满山乔木花。完菴表弟作此老梅古雅清劲,无一毫尘俗气,余识数语于末,袁表。钤印:袁桥记(朱)、修竹书房(朱) 7.烟波玉骨,世外佳人。脂粉之徒,政当在后。流芳。钤印:李流芳(白)、慎娱先生(白) 8. 琼英缀雪,绛萼着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 清香潜袭,疏蕊暗臭,又如窃香,是谓韩寿; 冻雨晚湿,宿露朝滋,又如英皇泣于九嶷; 爱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来自姑射; 烟晦晨昏,阴霾昼闭,又如通德掩袖拥髻; 狂飙卷沙,飘素摧柔,又如绿珠轻身坠楼。 半开半合,非默非言,温伯雪子,目击道存; 或俯或仰,匪笑匪怒,东郭顺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灵均,或歆傲若曼倩,或妩媚若文君,或轻盈若飞燕,口吻雌黄,拟议殆遍。彼其艺兰兮九畹,采蕙兮五柞,缉之以芙蓉,赠之以芍药,玩小山之丛桂,掇芳洲之杜若,是皆出于土产之奇,名著于风人之托。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疩;盛于夏者,未冬而萎。或朝蕤而速谢,或夕秀而遄衰。曷若兹卉,岁寒特妍,若凝霜冱,擅美专权?既书四语,觉太寥寂,复写广平赋语足之,丁巳冬夜,流芳重题。钤印:李流芳印(白) 9.闻司马,字近礼,景泰癸酉举人,与姚云东侍御同榜,嘉兴人,原籍鄞县,官同知,见府志,选举司马家,故豪于赀。洪武间籍江南富户,徙于鄞以闻为姓,正统初始,归禾中子琠弘治举人,见盛丹山《枫嘉年献征录》,吴文定成化八年会状后,近礼司马倻举十年,此书于成化己巳,乃二十一年也,石田再题于弘治改元后,文定题三阅岁耳。 10.昭和卅五年三月东海泽登佳人识。钤印:砚墨癖(白)、东海之佳人(白)、泽登印(朱) 鉴藏印:礼卿府君遗物(朱)、蒯寿枢家珍藏(朱)、石舲过眼(白) 作者简介:刘珏,字廷美,号完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宣德中,苏州知府况钟举为吏,不就,得补生员,正统三年(1438)中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年五十弃官归。卒年六十三。老而嗜学不衰,为诗清丽可咏,景泰、天顺间,为吴中诗人之最,京师号为刘八句。书正、行出赵孟頫,山水出王蒙,行草学李邕,各极其妙。写山水林谷泉深,石乱木秀,云生绵密,幽媚风流,蔼然高者,攀鳞巨老,庶乎升堂,特未入室耳。天顺(1457—1464)间与杜琼、徐有贞、马愈、沈贞吉、恒吉并能,写山水,近世莫及。 藏家简介:蒯寿枢旧藏。蒯寿枢,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这幅作品是明代刘珏的墨梅,也是非常罕见的。 刘钰是个有脾气、有信仰的人。我们搞画画的人,觉得沈周名气更大,但实际上,刘钰也是相当江湖地位的人。在景泰、天顺年间让刘珏闻名遐迩的并不是他的画作。而是诗歌,在高手如云的吴中有相当高的江湖地位,有”刘八句“之称。 刘珏虽然很有天才,但早年间也很点儿背,屡试不中,已经是苏州知府的好友况钟看不下去了,推荐他去政府部门当个公务员。不过泥人尚且有三分火气,刘珏自然是坚决不去。也许是这件事情刺激到了刘珏,所以他发奋图强,考取秀才之后很快中举,从此名正言顺地走上仕途。 刘珏的画学王蒙,林幽泉深、石乱木秀是刘珏山水画的基本构成。花鸟题材的作品很少,这卷《老梅诗画卷》很难得。画得墨气淋漓却又很文气,很符合刘珏这样有才气,也有文人孤高的气质。 这卷《老梅诗画卷》上有沈周、吴宽、闻恭、袁表等人的题跋。最重要的沈周题跋两次,可见同为苏州人的沈周对刘钰是非常看重的。 日本学者泽登佳人也曾得见这卷诗画卷,并且留下题跋,足可以见此卷诗画卷的分量。民国时期的大藏家蒯寿枢也曾收藏过这卷诗画卷。 362 谢荪 (清) 秋菊翠鸟 1680年作 立轴 设色洒金笺本 钤印:天令(白) 款识:庚申冬日,谢荪。 鉴藏印:张松秘玩(白) 尺寸:59.5×27cm 约1.4平尺 作者简介: 谢荪,清初画家。字缃酉,又字天令,与龚贤、樊圻、吴宏、邹喆、叶欣、高岑、胡慥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谢荪此作景致奇瑰,用笔细秀,工中带拙,绚丽中见清雅,工细秀丽。其画法从宋院体画中变出,清丽淡雅,一改明代风气,与传统的比较起来,却丝毫不显俗艳,反而多了一分清新明快。而且笔法细腻生动,整体感很强。画中一蚱蜢立于花上,空中一翠鸟口中衔一小虫,回首一看,似乎要一跃而下,将之变为腹中餐食,生趣十足。 此作上左下角钤有“张松秘玩”白文印,张松或为张崟(1761-1829),清代画家。字宝厓,号夕庵、夕道人,又号樵山居士、观白居士等,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其父自坤为布商,亦能诗善画,尤善画松,有“张松”之称。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谢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他是金陵八家之一。大部分人题到金陵八家就知道龚贤,但是谢荪其实也画的很好,主要因为他的画远没有龚贤、樊圻存世多,所以也就成了有价无市的现状。 但是市场只要每次出现有确切靠谱的谢荪出现,都会有买家稳准狠地买走。因为谢荪的画价和同样是金陵八家的龚贤、樊圻差的太多了,在随着随着美术史对谢荪的聚焦,这块价格洼地一定会被填平。 这件《秋菊翠鸟》画的很精细,设色淡雅,菊花和叶子都赋色很清淡,翠鸟的动态感很强,整幅画很耐看。 这幅画还被同是清代画家张松收藏过。相对来说就很可靠。 360 佚名(樊圻)採芝图 镜片 设色纸本 尺寸:91×50cm 题跋:山留古春,石使再晨,無家無鄰。昔也避亂,何捨修真,服食存身。問年代遠,鑒貌花新,為秦宮人。龔賢題。 钤印:龚贤(朱)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这件《採芝图》没有款,所以标注了佚名,但是看画法和风格应该是樊圻的作品,另外龚贤也不会平白无故给别人的画题跋, 虽然少见,但也有例证:龚贤曾经给樊圻的《岁寒三友图》上题跋,然后又对比《采药翁》、《采药图》两幅画发现风格一致、技法相近,故而在佚名后标注了很大可能是樊圻所绘。 估价低,是因为少见的作品有不确定性,但如果能进一步研究出樊圻所绘的实证,这幅画就会是大漏儿。 ---东方大观2019春拍更多精彩拍品欣赏--- 八条屏的张照大字!宫廷库绢所书! 355 张照 (1691-1745) 楷书《御制十臣赞》八屏 立轴水墨绢本 钤印:臣照、瀛海仙琴 款识:张照敬书。 鉴藏印:太上皇帝之宝(朱) 168.5×54 cm×8 约8.2平尺/每幅 作者简介: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清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 按语: 此八条屏楷书《御制十臣赞》为张照少有的大作品,共795个字,用宫廷库绢所书。单幅8.2平尺,总共65.6平尺。从往年张照书法拍卖纪录看,无八屏书法出现都以单轴、手卷及册页为主。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纪昀/翁方纲/朱珪等致曹慕堂祝寿册, 基本上乾隆朝反和珅的大臣都在这里! 356 纪昀/翁方纲/朱珪等致曹慕堂祝寿册 册页水墨绢本 钤印:秘阁校理、字正三号彝斋、长毋相忘、小蓬莱阁、嵇璜之印、尚佐、中简、文园、士堂、臣珪、石君、赵佑、鹿泉、覃溪、远师戈吴秘监、文渊阁校理、若渟、碧梧主人 款识:1. 文渊阁校理翰林编修四库全书纂修官、北平弟翁方纲顿首拜序。2. 小诗奉祝慕堂太老先生六十荣寿,嵇璜。 3. 慕翁老先生大人荣寿,吾邱弟李中简拜手。 4. 奉祝慕堂年老先生大人六旬荣寿,大兴年学弟朱珪。 5. 慕堂先生六十寿言。学弟赵佑。 6. 北平弟翁方纲。 7. 赋祝慕翁三兄亲家老大人六袠荣寿。姻愚弟张若渟。 8. 薛祝慕堂大兄大人六旬荣寿,年愚弟王昶拜稿。 9. 戊戌涂月十三日,朱筠。 10. 慕堂老前辈大人六袠大庆,侍王杰拜稿。 11. 年弟纪昀拜书。 12. 小句恭祝慕堂老前辈六秩即请正之,馆侍蒋士铨拜手。 13. 倚满江红声二阕恭为太仆年伯大人侑斝即请正拍,云间年姪陆锡熊顿首稿。 14. 慕堂年伯大人六十荣寿并请诲正,年愚姪程晋芳拜草。 15. 汾阳太仆慕堂先生六十初度,安甫阮葵生呈稿。 16. 里言一章奉祝慕堂三兄前辈六十寿即请训定,云间弟锡宝拜手。 17. 恭祝三兄大人六十寿辰,仁虎呈稿。 18. 慕堂大兄大人六袠荣庆,愚弟文埴拜手。 19. 书祝慕堂老伯大人六袠荣庆,竹溪侄裴谦。 17.5×20cm×36 约0.3平尺/每幅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369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临米襄阳诗册 册页 水墨纸本 尺寸:20×13cm×8 钤印:玄赏斋(白)、宗伯学士(白)、董氏玄宰(白) 款识:甲戌(1614)夏六月识,八十翁董其昌。 签条:1.香光临米襄阳诗,吴子华胡城东跋。 钤印:雨田(朱) 2.董文敏公墨宝,戊戌冬仲,雅宜斋珍藏。 题跋:1.思翁书本近翚瞿,此临襄阳诗颇露鹰隼,特以老年兴到之作,瑜不掩瑕,汪竹坪谓真迹,亦中泠石头澜于味者能之耳!吴文桂。 钤印:子华书画(朱) 2.余生平所见文敏真迹不少,此册入目时未知其妙,玩索久之,其怒猊渴骥之意,犹存笔墨间,殆为文敏暮年所书无疑。道光四年八月之望,胡长庚观于就和轩。 钤印:西户(朱) 3.香光晚年得米书三昧于蜀素一帖,尤为服膺,其遒逸雄秀之气有由来,是公寿八十二,此乃八十岁书作,笔似觉颓唐而遒逸雄秀之气更于颓唐处见之,将从前形迹脱化殆尽,其游行自在,而真气真神倍觉流动充满,洵无上神品也。甲戌五月下浣,春湖主人题。 钤印:段晴川印(白) 4.董书人谓好处在熟,予谓好处在生,谓生后熟,熟后生者也,此书无所谓熟,并无所谓生,是能脱去生熟之迹,錬气归神,最神入化者,昔人有句云:诗到无人书处工,诗如是书亦如是,可为知书道也。丁丑阳月,春湖跋文。 5.按文敏八十一始以礼部尚书致仕,八十犹在位,则神明未衰可知此书淡墨渴笔,似有力不能胜之态,其出笔在有意无意间,神韵自流露笔墨之外,神而化矣,此境不易到也,予藏董书亦有数本,惟此为最晚之作,亦推此为绝妙之品。戊子六月初七日,浓阴大愁。七十七叟春湖挥汗记。 钤印:段晴川印(白) 6.久病成废,兀坐无聊,偶阅此册,意兴犹勃,勃所欲书,前跋已尽岩,勿须赘也。癸巳新正,八十二叟春湖再记。 钤印:椿寿老人(朱) 鉴藏印:云亭珍赏(白)、段氏春湖珍藏之印(朱)、春湖珍赏(朱)、汪恭真赏(朱)、崔克纳(朱) 注:此作为汪恭旧藏,段晴川递藏。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373 倪元璐(1593-1644) 草书七言诗 立轴水墨綾本 钤印:倪元璐印(朱)、太史氏(白) 款识:元璐。 释文:黄扉晚下楚灯昏,归坐南闱山万重。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155×39cm 约5.4平尺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371 王问(1497-1576) 行书坡公诗卷 手卷 水墨纸本 尺寸:30×364.5cm 钤印:王问之印(白)、仲山(朱) 款识:云门山樵。 鉴藏印:澹如审定(朱)、徐栩生审定真迹(朱)、锡山秦氏辛酉以后所藏书画(朱)、澹叟平生铭心绝品(朱)、师氏守玉守章昆仲印(朱)、醉月山房珍藏(朱)、师氏春德堂藏(朱) 注:锡山秦氏系秦淦,秦淦字清曾,祖永孙,擅书画,富收藏。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358 赵左(1573—1644) 拟古山水四帧 镜片设色绢本 钤印:文度(白)、赵左(朱) 款识:廿年旧居在湖汶山中,赵左。 37×28×4cm 约0.9平尺/每幅 估价:RMB 300,000-500,000 363 诸昇 (1618-?) 竹石图 立轴 水墨绢本 钤印:诸升之印(白)、日如(朱) 款识:七十一老人诸升。 出版: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 P318,1996年文物出版社。 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三册 P702,杨仁恺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四册P1777,2011年东方出版中心。 4、《朵云轩藏品续集》P52,200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 5、《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第410号作品)。 180×78cm 约12.6平尺 按语:诸升写竹用笔劲利,潇洒自然,发竿劲挺秀拔,横斜曲直,不失法度;竹叶皆个分,疏密有致。此幅作品为诸升晚年大尺幅精品细路。朵云轩旧藏,权威出版著录多次。 估价:RMB 400,000-600,000 372 蒋德璟(1593-1646) 行书马大师入观文 1620年作 手卷 水墨綾本 尺寸:画心1:27×195cm 约4.7平尺 画心2:27×91 cm 约2.2平尺 款识:晨昏唱念入观文并序。庚辰十月望日,阳地居士晋江蒋德璟谨书于长安敬日斋中。 钤印:蒋德璟印(白)、若椰(朱)、孪贤(朱)、毛南农支(白) 释文:此庵不立清规,不设功课,缘各人分上本净裸裸地亦洒洒地……忍西先生尤爱足偈,属璟书之,璟因举师谬先生,曰:师不云,无拈示中吹一布毛乎。骕然指出还仁者无树,菩提今作林。 鉴藏印:水竹村人(白)、澹如菊(白)、王鼎元印(白) 注:徐世昌旧藏。徐世昌(1854-1939),天津人,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于1918年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精书法、善绘画、工诗,他的书法宗苏轼,略变其体,书写稍瘦劲,流畅洒脱,一气呵成。作品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民国时期在津门各殿堂里多有其墨迹。如天津老字号“正兴德茶庄”、“成兴茶庄”、“直隶书局”等匾额均出自他的手笔。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378 朱耷(1626-1705)溪山垂钓 立轴 水墨绢本 钤印:各园(朱)、画押印一方 题跋:溪山垂钓。八大山人通景屏之一,截玉轩健碧书诗堂,钤印:长年(白)、大乐(朱)、陈氏(朱)、无绝(白) 诗堂:23×50cm 画心162×50cm 估价:RMB 4,000,000-6,000,000 380 黄慎(1687~1770后)梅雀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70×89cm 钤印:黄慎(白)、瘿瓢山人(白) 款识:东海高士……龙尾研试墨扫梅花,瘿瓢。作者简介: 黄慎(1687-1770后),汉族,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 估价:RMB 600,000-800,000 381 武丹 秋山策杖 1713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70×90cm 约13.6平尺 钤印:武丹之印(白)、衷白(朱) 款识:癸巳秋七月,东山武丹写。 作者简介:武丹(清),字衷白。山水清劲不苟。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尝作梅花书屋图。《国[清]朝画徽录》、《南宗名画苑》。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383 佚名(宋)湖石金盆浴鸽图 镜片 设色绢本 尺寸:167×90cm 约13.5平尺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382 沈周(1427—1509) 瀼溪草堂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80×70cm 约11平尺 款识:瀼溪草堂。堂在瀼西黄草茨,吴乡莫把蜀乡疑。地从杜甫名全借,图为卢鸿我不辞。衣桁夕阳迷翡翠,竹坪春水下鸬鹚。百壶自醉苏司业,未解求人为酒资。弘治□□春日,沈周。 著录:1.《石田诗选》卷三。 2.《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一。 出版:1.《大师条幅精品复制——沈周》,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年7月。此书几乎原大复制沈周绘画16件,全是沈周精品,短时间出版发行2万份,影响极大。 2.《沈周的绘画世界》,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年。入编此书均属沈周名作,以26页的版面,详细分析《瀼西草堂》的绘画技法和理念。 注:1.沈周的斋堂作品公藏仅有八件。 题目藏处 桂花书屋故宫博物院 杏林书馆图台北故宫 秋轩晤旧图上海博物馆 草庵图上海博物馆 野翁庄图上海博物馆 杏花书屋图上海博物馆 青园图旅顺博物馆 东庄图二十一开南京博物馆 2.此作保持清代的装裱和瓷轴头。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376 郑旼 (1632-1683) 溪山无尽卷 1679年作 手卷 设色纸本 尺寸:画心 17×141cm 约2.2平尺 题跋:17×50cm 约0.8平尺 钤印:己未(朱)、郑慕倩书画课(白)、慕倩(朱)、寓物适志(白)、书叶草堂(朱)、郑旼之印(白)、荆蛮民(白) 款识:1.溪山无尽。学一峯老人灋,郑旼。2.依微沙际路,飘飖江上舟。名山少文画,壮岁子长逰。挥杯自斟适,清咏以消忧。且尽兹晨乐,明朝非所谋。子久契友,雅志林壑,潜心于绘事。此卷为余十载而就,自谓“江山览胜”,平生得意之作。岷山万里,翠黛峩峩,令人复有楚游之思。观其用笔高古,浑然天真,大似晋唐规格。清閟阁中,足供老眼,因赋五言并识其后。己丑春二月五日,懒瓒。云烟万里束奚囊,薄茧横装廿尺长。气韵欲从窥董巨,渊源将以证郳黄。严陵濑是曾逰处,拂水岩疑在梦旁。摹得江山供胜览,少文翻笑尚平忙。此余癸卯(1663)秋中,渐公以临大痴卷见。假竭五日夜,缩为小卷,因题一诗识之。己未(1679)秋,偶摹其中一段,但觉溪山无尽,并原跋录之,以见郳黄笔墨有参合之迹如此。郑旼漫书。 作者简介:郑旼,慕倩、穆倩、慕道人、神经证史、雪痕后人安徽歙县人擅长:山水。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作《雨气真寂图》及《林泉小亭图》二轴,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溪山泛舟图》轴藏浙江省博物馆;康熙十三年(1674)作《香烟诗意图》轴藏香港刘均量虚白斋;十二年(1673)作《九龙潭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同年作《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著有《拜经斋集》《致道堂集》《正己居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