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ppqqaall 2019-05-31

伏虎林深定能伏虎

降龙德重法可降龙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在与伏虎寺遥相呼应的一公里外

伫立着一座四百多年历史的寺庙

初名“降龙院”,后改为“善觉寺”

成为峨眉山本地人徒步祈福的首选

而当地人,更习惯亲切的称这里为“二坪”

“二坪”的前世

(节选自hepo老师的回忆录)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善觉寺是已废弃的、名存实亡的古寺。直到1986年,我从凤凰坪下来走到二里坪时,突然心血来潮似的拐往另一未尝走过的岔道下山,看见一荒庙以后,才知道善觉寺还顽强地存在着。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后来查了一些资料,从位置判断,该荒庙就是善觉寺。善觉寺前身叫“降龙寺”,倒是和伏虎寺很呼应。

相传清康熙年间,康熙大帝来游峨眉山时,看见这里挂降龙招牌,觉得不是滋味,心想这不是在捣乱嘛。虽人家没主动乞名,康熙还是非常主动地书了“善觉寺”三字,送给了降龙寺主持。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了解寺庙建筑的朋友都会认为照片中的挂匾处是座山门无疑,但这里挂“慈云普渡”,显然不是庙号匾。很久以后我才了解到,在离该寺很远的来凤亭附近的山口上,原立有其一牌楼,上面才挂了起庙号。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当时看完山门,试探地往里走,穿过了天王殿。原天王殿位置塑像早已荡然无存,诺大的院子满地瓦砾野草,楠木高大如伞,两层的木结构楼房首层一片破败,只有二层稍微封挡严实,加上天气,倍觉荒凉阴幽。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从后坡看,该寺有两大隔院,虽地形错升,屋面较完整。前院和周围有逾百年的大桢楠树。听说,善觉寺在抗日战争期间很是热闹,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就在这里和伏虎寺坚持上课的,说是因为这里树木茂密,可用于躲避鬼子的飞机轰炸。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解放后,善觉寺因为缺少经济来源而逐渐衰落,寺庙里一些僧人也自行散去,仅留下一座空庙……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二坪”的今生

1989年3月,峨眉山佛教协会委派比丘尼宏智法师到善觉寺任住持,恢复寺中正常佛事活动。宏智法师发十年宏愿募资修复,十方信众慷慨捐献,共襄盛举。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原址修建的善觉寺增建殿堂,重塑佛像,使降龙古刹焕然一新。现有四重大殿及客堂、禅堂、僧寮、齐堂等建筑,宽敞华丽,庄严雄伟,远胜当年,并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从市区坐5路公交车或开车到伏虎寺门口,就能看到去往善觉寺的指路牌,跟着指路牌行进,步行约二十分钟便能到达善觉寺。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修葺后的善觉寺,香火不绝。相比于位置相当的报国寺和伏虎寺,峨眉人好像更加偏爱这座古刹。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周苍楠翠柏,古木参天,登高瞩远视野开阔,遥望峨眉小平原,田连阡陌,一览无遗。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相传轩辕问道於此,有授道台,为造家逸事遗迹。善觉寺不仅是四众弟子向往之地,更是峨眉山人追寻佛教文化的珍贵宝库。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峨眉山的未来

四川山地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图近日正式亮相,到2025年有望建成3条 具有代表性的山地轨道 交通线路。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本次规划全省规划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总里程数 2520km。其中包括大峨眉(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生态文化旅游线。

峨眉山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揭开

线路:峨眉山至瓦屋山至雅安,成绵乐铁路峨眉山站-万年寺-零公里-七里坪-高庙镇-赵河乡-瓦屋山镇-雅女湖-瓦屋山-望鱼乡-沙坝乡-周公山-成雅铁路雅安站;柳江古镇至洪雅支线,赵河乡-柳江古镇-东岳-洪雅

新建线路长:143km,其中峨眉山至瓦屋山至周公山新建线路长 104Km,柳江古镇支线新建线路长39k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