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少家长在幼儿园就让孩子提前学习语数英,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学得越多,进入小学后成绩就会越好。 事实证明,这种优势只能保持一段时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一、视知觉能力 分为空间知觉、视觉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空、视觉再认、视知觉速度。 二、听知觉能力 分为听觉注意、听觉分辨、听觉广度、听觉稳定性、听觉加工速度。 三、运动协调能力 分为大肌肉、精细肌肉、平衡协调。 四、知觉转换能力 分为听转视动、听转动觉、视转言语、动转视听。 五、数学准备能力 包括数数、对应、比较、分类、图形建构、数字推理等。 六、语言沟通能力 包括语言表达、词汇积累、语言理解等。 七、社会适应能力 包括自理能力、自控、交往能力等。 八、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坚持、独立性、合作性等。 儿童能力成长分为六个层次,由下往上分别是大肌肉动作、感觉动作、知觉动作统合、符号认知阅读、数学推理和自我监控。 其中大肌肉动作、感觉动作、知觉动作统合是基础能力,好比一颗大树,只有把底下的根基扎稳了,才能枝繁叶茂。 随着教育信息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家长知道「感觉统合」,害怕孩子「感统失调」,但真正了解「感觉统合」的家长并不多。 通俗地说,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统失调的孩子在学习中容易走神、小动作多、写字歪斜、看书跳行漏行,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 人的各项能力发育分为三个阶段: 1.0-6岁:感统发育黄金阶段 2.6-8岁:弥补纠正黄金阶段 3.8-12岁:弥补纠正阶段 在此黄金时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能够事半功倍;之后再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将会事倍功半。因此,孩子的感统训练宜早不宜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