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公众号、微博、B站留言中,我们会看到“XX机器怎么样?”、“XX镜头好用吗?”、“那个新出的XX值不值得买?”…… 今天,我们选择了在近期较高的呼声中的——徕卡Q2这台28mm全画幅定焦数码相机。 聊一些我对这台相机的一些看法,以及我使用时的操作感受,依然会有大量的样片带给大家! 很多人喜欢徕卡这个品牌,但对手动对焦、手动曝光的相机来说觉得太困难了。当然我个人是M系统的死忠粉,所以我觉得只有M系统才是真正的徕卡,其他可能总觉得差点意思。 但今天为什么会选择Q2这台相机呢? 是因为这台相机真的非常的受大家的关注和追捧,而且有很多已经拥有了M系统的用户依然会考虑去多买一台Q2,以一种更加放松的状态去拍摄。 因为Q的系列是自动对焦,所以对于很多入门级的用户来说它的体验感受会好很多,不是那么娇贵、不是那么难用。 另外有一些对小红点logo比较看重、对机身设计品质上面比较看重的用户也会考虑选择Q2。 我们先来看部分的简单参数:
以上它的大致的一些特点,另外防水防尘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一个提升,所以这些可能都是促使大家去购买这台相机的一个原因。 到底我喜不喜欢呢? 我在街拍的过程当中发现这台相机用起来非常顺手,对焦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且相对来说比较的低调,画质很好、快门声音也非常的轻,所以这台相机在街拍时它的隐蔽性是非常的不错。 能够快速接近对方悄无声息地记录下来,并且这个黑色的机身的颜色的搭配其实也是非常适合去做街头摄影(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小红点可能会更适合街拍)。 镜头在最大光圈下画质表现还是非常的不错,因为光圈是1.7,哪怕是28mm这样的焦距,它的景深也是比较浅的。 所以在拍的时候要小心一些,尤其是焦点的位置要选的准一些,这样子你才会让照片看起来是清晰锐利的。 其实我在进行街头摄影的时候,光圈并不会开那么的大,把光圈收小之后会看到画质的提升会更加的明显。 另外我们在一些光线比较弱的环境下面去拍摄,电子防抖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手持性能。 另外高ISO的能力的表现,我个人觉得稍稍有一点点欠缺。因为它的噪点的水平应该相对于索尼之类的4000多万像素的相机来说,稍微有一些高。 (为上图截图画面) 在色彩的表现上,其实我发现Q2和M系统的颜色有很大的一个差别,因为不管是M240还是M10这两代的相机它的色彩的风格都会相对来说会比较的厚重,颜色看起来比较有胶片的质感,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种“德味”。 而Q2的色彩可能和一台索尼、佳能、尼康、富士之类的相机拍出来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一个差别,看起来数码味会更浓一些。 Q2直出,无后期 当然这个是相机给你直出的一个颜色,如果你对于色彩有自己的一个理解和控制,作为一个成熟的摄影师,应该不同的相机品牌拍出来的颜色是一样、或者非常接近的。 *在这一次出现的样片里,有一部分是做了一些简单的调色,比如说对比度、影调的一些调整。 大家可以看到Q2的颜色它的一个正常的表现: Q2直出,无后期 另外一部分是通过我自己的一个理解去做了一些个人风格化的一些调色: 但你如果完全依靠机身直出性能,你可能得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这台徕卡Q2相对于上一代机型来说,像素从2400万像素提升到了4700万像素,所以这一点就提升了很多的便利性。 这台相机里面它内置一个数码变焦的功能,28mm的原始的视角可以裁切成35mm、50mm和75mm,相对于上一代机型来说75mm是新增加的。 但是在75mm焦段,从4700万像素被裁成了700万像素,也就是说4000万像素被裁掉了,我觉得这个是太可怕的一件事情!偶尔会去体验用一下35mm或者50mm,但真的不会去用75mm这个裁切模式。 在28mm焦段下它是一个满屏显示的画幅,如果在裁切模式下它会像M系统一样在里有一个亮线的线框,会标注35、50或者75mm的焦距,这个亮线线框现况看起来非常有徕卡M系统的逼格,非常的有意思。 你可以在这个线框之外可以看到画面,也就意味着一些没有被拍入画面的这些物体可以提前被看到,做一些预判。比如:这个人会不会跑进来、那只鸽子会不会飞进来诸如此类的一些预判的工作,我觉得这个设计是非常好的。 ![]() 另外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徕卡是不是有打算出一支35mm的Q或者50mm的Q,那样的话和这支28mm做一个搭配,因为28、35、50三个焦距是整个徕卡系统里最经典、最广为大家使用和接受的三个焦距。 能有这三个焦距自动对焦的徕卡相机,对于很难去看清黄斑对焦的那些摄影师来说是一种解放,是会有一个更好的体验。 ![]() 这台徕卡Q2自动对焦速度其实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在街拍过程中大部分会依靠于它的自动对焦的能力,我觉得自动对焦的性能是徕卡Q系列能够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它的自动对焦系统有多驱、也有单点,我个人会更喜欢使用一个可移动单点的对焦方式,在这个模式下我们是可以直接去触屏(或通过方向键)选择对焦点的位置。 你如果希望在这台相机上体验徕卡M系统那样手动对焦的话也是可以。这台相机它带有一个手感非常好的手动对焦拨环,将上面的锁推到AF的档位的时候它是不会动的,按一下这个键解锁就可以进行手动对焦。 镜头上的对焦标尺会告诉你对焦的距离在什么位置,并且电子取景器或者LCD上面会把这个画面通过放大、或是通过峰值的方式去辅助提示你对焦有没有对准。 当然这台相机因为不是联动测距,所以它不可能提供一个黄斑对焦的模式。如果你对于超焦距或者是对于景深控制熟悉的话,可以利用景深标尺来做一些快速的拍摄,会大大的提高你的一些效率。 相对于佳能、尼康、索尼微单、或单反相机上面的自动镜头的手动对焦功能来说徕卡Q2手感是非常好的,但和徕卡M卡口镜头做对比会带有一定的滞后感。当然,我相信很多买Q系列的用户并不会经常去使用手动对焦,所以这手感已经足够好了。 它的微距对焦是在镜头上有一个切换的环切到微距的时候,对焦距离标尺也会做相应的一个变化,很酷炫的一个设计,这个在上一代的机身上就已经有了,不多做赘述。 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缩短之后,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那些生活比较小资、或者是去旅行的时候为了拍个菜之类的这种需求,真的是会很方便。 虽然是28mm镜头,但拍这一类美食类的照片其实还是非常容易胜任的。 在微距下面的焦外成像蛮好看的,有一种油油的那种感觉,虚化很舒服。再加上手机APP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把你在相机里拍的照片传到手机上,经过手机APP的简单的修图就可以发朋友圈发微博了。 这台徕卡Q2它的连拍速度现在提升到了10张每秒,这在徕卡相机里是非常快的一个连拍速度,但它对于存储的压力也会非常大,写入速度并不是特别的高。 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去买一台徕卡的Q2呢?我觉得可能会分很多种不同的需求。 有一些人因为喜欢徕卡这个品牌,但M系统门太高,手动对焦操作也相对麻烦;或者近视用户用黄斑对焦包括光学的取景也会造成一些困扰,所以Q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折中的一个选择。 另外Q相对于M系统来说也非常的轻便,看着机身还挺大,但其实重量非常的舒服,出门旅行携带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负担。 都是28mm,徕卡Q2和理光GR3其实现在都是两台非常受关注的街拍人文的随身相机。 从我自己的使用感受来看,理光GR因为它很小可以揣到口袋里,更像一把“小匕首”,随身带在身边随时可以掏出来,“致命一击”的感觉。 对于Q2来说,它的造型、体积已经不是一台随身机的感觉,你要正儿八经地把它给挂在身上,更像你要去好好拍照的那种感觉。它可能会更加追求的是全画幅、像素高、画质会更好。 机身上的这个红色小logo品牌加持也是非常厉害,很多人可能不见得会去选择理光GR,是因为他对这个品牌没有什么概念,但一个刚学摄影的人他会知道徕卡是一个非常贵的品牌。 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对于有徕卡消费能力的人来说这是一台更合适的选择。 那28mm的徕卡Q2和35mm的索尼RX1R II比较,又会做怎么样的选择呢?更多的使用体验、拍摄的样片,请大家回到文首视频进行观看啦~ 总的来说,徕卡Q2是一台非常不错的相机,如果价格更便宜一些就更好了(做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