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 西江千户苗寨保存着完整的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堪称一座露天博物馆。 ![]() 这里四面环山,重峦叠嶂,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千户苗寨一分为二。 ![]() 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苗族刚迁徙来这里的时候,规模没有这么大。古时候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荒芜人烟。汉朝时有史书记载,“苗民迁到鬼方”,这个“鬼方”便是西江,“鬼方”的含义也反映出西江在古时候的荒凉。 ![]() 苗族有这样一种说法,水湾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够聚集财富、聚集人才。西江也是这样一种风水格局,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因此,苗族人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 沿着小巷子往山上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吊脚楼就镶嵌在山间。 ![]()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 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 ![]() 千户苗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峦叠嶂,鳞次栉比,大气磅礴。 ![]() 西江千户苗寨共有住户千余户,所以人称“千户苗寨”。 ![]() 很多人认为西江的整体轮廓像两座金字塔,但在苗族人心目中,更认为是一对牛角。因为苗族崇拜牛,生产生活离不开牛,牛就是苗族祭祀祖先的吉祥物。西江在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形似牛角的建筑规模。 ![]() 夜幕降临,层层叠叠的苗家灯火,煞是壮观! ![]() 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名扬四海。 ![]() 西江千户苗寨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 ![]()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灯光初亮,白雪与灯火将西江千户苗寨映衬的格外美丽。 ![]() 风雨桥通常是由桥、楼、塔、亭、门组成。其中建筑的造型,主要以苗族的吊脚楼形状建造而成的,不仅风格很独特,建筑技术也很高超。 ![]() 整个风雨桥是以杉木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 ![]() 寨子的尽头是一派田园风光,梯田、远山、河流,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