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婆的古井泉 来自宜春书法 00:00 04:41 程向阳:1977年出生,江西贵溪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五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2016国家艺术基金“书法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班学员。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作品展优秀作品、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及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等。 【泉墨流风·局部特写】 程向阳篆书 《宋·白玉蟾·三级泉》 之高清局部欣赏 篆书竖幅《张子东铭篇》 温汤·明月山之行 程向阳 宜春,地处赣、湘二省八市之间,筑城于汉初,“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遂曰“宜春”。后改称“袁州”,今复名“宜春”,享“月亮之都”、“亚洲锂都”之美称,亦有旅游、宜居、园林城市之美誉。温汤镇距袁州区三十余里,历经千载沧桑,而今生机勃发。明月山位于其境内,以月为名,以月扬名。 己亥谷雨,国家艺术基金“书法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班师生相约宜春,雅集于温汤,宿于古井泉街禅茶主题客栈。古井泉街临溪而建,屋宇皆以赣西特色构筑,依地势高低而布其局,参差错落,迂回有致,古意盎然。间栽翠竹、桂树,立石臼、置盆景、书匾额,引流水萦绕其间,诗情画意出焉!假以岁月,积其沧桑,游走期间,必有穿越古城之感。镇中有井,名曰温汤,其泉清莹澄净,大浸不盈,大旱不耗,其温几可煮食,终年皆然,又天然富硒,能康疗养生。故游人慕名而至,饮温汤活泉以沁心脾,沐足以解其乏,浴身以缓其疾,皆信然! 是日十时,天降瑞雨,展览于古井泉街书画院开幕,于古井美术馆展出。宜春书坛才俊亦多聚于此,以书法为媒,以展览为契机,行交流切磋之事。午后,师生同台挥毫,共书唐人郑谷诗词长卷,导师徐利明先生以“一字风流”题其首,廿四位学员各书其诗词一首于后,五体皆备,或显端庄流美、或得浑厚古拙、或求酣畅淋漓,不亦快哉! 翌日雨停,师生同游明月山。驱车约三十里,至明月山下。仰望群山,皆云雾缭绕,众人游兴顿生。 循道而入,少时便至明月广场,“云姑沐月”雕塑入于眼帘,“云姑”背迎游人,张玉臂而面明月山,沐月辉而母仪天下。过明月山游客中心,则入“咏月碑林”,石碑大小不一,散落于竹林石径两侧,刻咏月诗词楹联于其上,可观可品。出而入“月之路”,月之别名五十又六,配以联句,刻于木柱及木牌之上,别具一格。行于此路,可赏竹影绰约,可听流水潺潺,别有幽情。路毕而经蟾宫丹桂园,至于明月山索道。 欲登山者,可徒步循石阶而上,亦可乘缆车以达。徒步者,得登山之实,非身强体壮、精力充沛者不能为之。乘缆车者,有兴奋刺激之感,俯可瞰竹海之绵延,林木之葱郁,山花之烂漫;仰可观云雾之连山巅,若隐若显,犹如仙境之缥缈。 下缆车,可坐观光车至梦月山庄。庄前即是月亮湖,湖不甚大,截谷而成,因其海拔甚高,成于山巅,故有“天池”之称。湖波涟涟,烟雾濛濛,清幽迷人。亲水栈道依山而构,环湖而走,颓树矗立湖中,如兵列阵,形虽枯槁而精神尚在。湖上有亭台,游人倦意之时,可作小憩。临湖而坐,吟赏烟云,风景独好。 离湖登山,依石阶而上,便踏上青云栈道,凭栏远望,雾海茫茫。栈道修筑于峭壁断崖,依山势而曲折蜿蜒,如巨龙盘绕欲飞于九天。循阶行进,云雾拂面,如得道之仙人穿行于青云之上。栈道上下之石罅多生奇松,粗细不一,皆铁干虬枝,凌空伸展,如作招手欢迎之姿,似示不畏艰险之志,劲风疾雨不能摧之。远眺则群山皆没于云海,偶有山峦可见,亦如神龙,不能见其首尾;近观则流泉飞瀑泻于两山之间,冲击于坚石之上,似玉碎冰摧,珠帘倒挂,消逝于沟壑云气之中;下探谷涧,深不可测,云雾蒸腾而上,飘忽不定,似有仙居;回首而视,崖壁耸立,如斧劈刀削,森然逼人。薄雾之中,群燕纷飞,筑巢于千丈绝壁之上。此情此景,师悯之曰:“忍看劳燕衔春泥!”众闻师言,皆亦怜之。夫燕以其身之微小,而搏悬崖之峻高,岂能易哉?然筑巢育雏,辛劳焉能阻之?其难又何惧焉? 沿栈道至星月洞口,凉风阵阵自洞中袭来,师生于此聚集。过星月洞,已时过正午,至下山索道处,乘缆车而下,午膳于二十四桥明月园。膳后复归温汤客栈,予虽有倦意,然明月山之雄、之奇、之幽、之险、之秀,犹在眼前;诸友之情,深藏于心;恩师之诲,不敢忘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