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大街(清代叫成贤街)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成贤街”牌楼,国子监左右各一座“国子监”牌楼。街内有著名的孔庙(与南京夫子庙、吉林孔庙和曲阜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号称“太学”,比大学还大一点。皇帝亲自教学,谁人能比)。 当年大元的军队打败了金军,元世祖皇帝忽必烈进驻燕京,改燕京为大都。有官员进谏,大都没有孔庙和学校。于是,孔庙和国子监诞生了。 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国子泛指贵族子弟。监,官名。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始建于始建于大德九年(1305年),建成于元武宗海山至大元年(1308年)。与孔庙构成左庙右学规制。 走进太学门,就是琉璃牌坊,上有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横额,是三门四柱七楼式,这三道门代表人间三宝福禄寿,四个琉璃瓦柱子代表功名利禄,上面大大小小的房檐,代表天上的北斗七星,每个门洞上方雕有汉白玉的莲花钉有喜得连科的象征,柱子上方的黄色小葫芦代表高官厚禄,这三道门是文官走左,武官走右,皇帝走中间,而中间的门叫龙门。琉璃牌坊旁边有一个龙王(独占鳌头)。 辟雍殿是国子监的主建筑,正中摆放着龙椅,再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一次“临雍讲学”时的陈设和场景。辟雍殿周围是个水池,建筑从上往下看,天圆地方,通达天地,水池环绕,“辟”意“璧”,玉带环绕宛如玉璧,“雍”,就是水中高台。很多由中、小学生组成的旅游团到国子监参观,从小受国学、太学的熏陶。 辟雍殿后是彝伦堂,是藏书馆。堂前有孔子行教像和日晷。 ![]() 牌楼 ![]() 牌楼 ![]() 大门 ![]() 独占鳌头 ![]() 琉璃牌坊 ![]() 太学 ![]() 辟雍殿 ![]() 辟雍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