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袁生帖》,唐代双钩廓填摹搨本,硬黄纸,纵27厘米,横10.3厘米,3行26字,现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收刻于北宋《淳化阁法帖》,南宋《绛帖》,明朝《真赏斋帖》、《郁冈斋帖》和清代《三希堂法帖》。《右军书记》记载的原文为“产妇儿万留之,月尽遣,甚慰心。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尽也。弟预须遇之。大事得其书,无已已。二谢云秋末必来,计日迟望。万羸,不知必俱不?知弟往别停几日,决其共为乐也。寻分旦与江、姚女和别,殊当不可言也”,而该帖只有其中的一小段。《袁生帖》是“书圣”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尺牍作品。据考证,该帖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写给谢尚的信札,信手由笔,挥就而书,真情自然,潇洒淋漓,研丽多姿,百态横生,十分惊绝,叹为观止。 释文: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尽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