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 高祖本纪》“夏之政忠”句理解

 QDLF888 2019-05-31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
  
   
  
   这是《史记 高祖本纪第八》末尾的“太史公曰”。以前读到这里就卡。昨天中午坐在中山公园的草地上,感觉弄通了它。
  
   基本的逻辑,段落里“循环”一词显然有提示作用,能感觉到在“忠”、“敬”、“文”、“ 僿”之间有逻辑关联,或承续或补救。
  
   “忠”字卡人。汉字字义的模糊性,让人无法准确把握文意,只有一个一个地体会。
  
   “忠”是形声字。《说文》:敬也。从心中声。陟弓切。字面意即遵从内心的情感,并将它投射到具体对象上,最一般地理解为“诚”。在上古与“中”通,比如《孝经》里说“难进而尽中”,《礼记》中说“中和,祗庸孝友。”司马光说“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我理解为,“忠”遵从内心,带有强烈的意志指向,带有“竭力”义。《论语》“为政”中有一句,“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说,“孝慈”则“忠”,有血缘亲情出发,辐射其它社会关系。此处又将“忠”、“敬”并举,显然有别。
  
   结合《史记》那句“故殷人承之以敬”,可以体会到,相对侧重内心的“忠”,“敬”更偏重外在气质,即“庄重”,带有更强烈的社会性,因为你要影响更多人。
  
   《说文》认为“敬”是个会意字,从攴从苟,意思是手拿鞭或棍子敲打,带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是恭敬、严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意思是说,“忠”走向衰败或极端后,呈现过度遵从内心意志的倾向,如不加外部修饰,就呈现过于侧重自我意志。此处的“野”,与《论语》“雍也”谈到的“野”相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处的“野”即“质胜文”的结果,它是过度遵从个人意志,过于坦荡、质朴,不加修饰。
  
   “殷人承之以敬”的目的,在于修补“忠之敝”。即用侧重外部气质的“敬”补救它,达到平衡个人内心情感指向过度的趋势,从而影响大的的社会空间。
  
   但侧重外部气质的“敬”,如果衰败或走向极端,则会导致内心情感转淡,让自我情感变得疏离,带有虚伪特征。
  
   “敬之敝,小人以鬼”,这说明了什么呢?“鬼”是个象形字。《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即人死后的存在,带有想象的特征。
  
   “敬之敝,小人以鬼”,说明“敬”之衰败或极端化,会导致下层民众会进一步淡化内心情感,对于上层或他人的“忠”、“敬”开始流于一种想象,甚至类图腾。其实这进一步拉大了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与投射对象之间的距离,关联已十分微薄。传统国人对鬼神的情感,就象《论语》所说,“敬鬼神而远之”。这意味着,情感关联更象一种形式主义。事实上,很多人所谓“敬鬼神”,都带有虚伪特征,很多时候将它们幻化为凶神恶煞,一个泥塑的玩意,一边祭奠,一边糊弄。
  
   如果让情感进一步疏离,会发生什么呢?那是“承之以文”,也即周人所承。“文”是个象形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
  
   甲骨文中,“文”象纹理纵横交错的形状。本义显然是花纹、纹理。从此义衍生出文饰、文字、形式、修饰、文章,乃至整个社会典章制度等诸多字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文”,意即外在的形式,它与质共同构成人格,两者消长促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受益于之前夏、商两代的积累,周代确实是中国古代社会典章制度、道德律开始走向初步完备。“文”当然可以进一步丰富“敬”之后的社会,并且带有潜在的契约精神,它标志着一个社会开始走向文明。
  
   但是,“文”比“敬”更进一步远离真实的内心情感。敬至少还可以将一种谨慎、庄重的气质停留在颜面,所谓“色庄”。但文就依靠外在的各种制度了,比如成文法、习俗等。
  
   一个典章制度过于繁冗、复杂的社会,个人与情感的投射对象之间发生关联,可以依赖所谓“文”,从此走向更加疏离的地步。这就是“文之敝”。“文之敝,小人以僿。”“僿”意指淡漠,情感淡薄、不诚恳,另有鄙陋义。
  
   个人内心情感已经十分稀薄,社会愈是强调道德率,法律,便愈加呈现内在的疏离感。这让我们很容易想到老子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因为人将自身的真实情感投射让渡给外部的制度了。这“文”过头的社会,其实已是一个异化社会。至此,人开始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制度与道德的牢笼中。
  
   如此,便引出人们对于“忠”的呼唤,再度强调起个人强类的内心情感。也即上面所说的“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这一返回的倾向或需求,其实也是眼下中国社会的需求。这个社会已非常精致,到处都有繁杂的约束,甚至已将人视为实现自身约束力的工具通道。
  
   可见,“夏之政忠”一段,从人的社会关系中传达了一种文化循环论观点,带有辨证的味道。当然,现实不会这么机械,其中的积累与变革总是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展示自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