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后黄山水景佳,观瀑看泉好时机

 山地之仔 2019-05-31

 用户1914833802

山中一夜雨,到处挂飞泉。近日,黄山风景区经过了连日雨水的洗礼,山间的瀑潭溪泉水量充沛,它们或像绸缎一样悬挂在崖壁上,或像碧玉一般沉在山底,为游客呈现别有一番风味的黄山。

黄山千米以上的高峰有80多座,群山巨峰极易挡住暖湿气流,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山上全年平均降水日数达179.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2321毫米,5月、6月常有暴雨,充沛的雨水加上陡峭的山体,形成了如人字瀑、百丈泉、桃花溪等著名的水景。目前,黄山渐入汛期,这些溪潭瀑布也迎来了最佳观赏期。

人字瀑

人字瀑 张涛 摄

人字瀑位于温泉景区朱砂峰、紫云峰之间,由紫石、立马诸峰之水下泻紫云崖而成。瀑布一源两流,形如“人”字。瀑布斜长130米,落差约80米,如同两条白龙飞舞,散珠溅玉,气势磅礴。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古代登山石级,名为罗汉级。对面桃花峰麓的观瀑楼,是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百丈瀑

百丈瀑 蔡季安 摄

百丈瀑位于紫云、清潭两峰之间,从温泉前往云谷寺的公路左侧。每当大雨过后,山水从崖壁急流直下,如白练长垂,银河挂落。久晴少雨之季,瀑流成泉,如轻纱薄雾,故又名百丈泉。观瀑亭是观赏百丈瀑的最佳位置。

桃花溪

桃花溪 蔡季安 摄

桃花溪在桃花峰下,位于青化桥至名泉桥之间。旧时桃花凋谢时,溪中到处是落花的花瓣,故名桃花溪。此时的桃花溪像是个欢快的孩童奔流而下,两岸的树木繁茂葱郁,深吸一口山间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烦恼和忧愁也被溪水冲走了一样。

白云溪

白云溪 张涛 摄

白云溪在云际峰下,水东流汇合朱砂溪、桃花溪、汤泉之水而成汤泉溪。现丹井旁崖壁上石刻“白云溪”三字,仍清晰可见。唐开元中,歙人吴巩有《白云溪》诗:“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遥看玉尊夕,归路赏前忘。”

鸣弦泉

鸣弦泉 蔡季安 摄

在醉石附近。从虎头岩沿汤岭古道上行1公里许,可见右侧山崖有一石横卧,长约9米,高约1.5米。石条中空,状如古琴,水冲泉鸣,宛如琴声,故名。泉旁石刻“鸣弦泉”、“洗杯泉”,传为诗仙李白手书。明许志古有《鸣弦泉》诗:“有石横卧如横琴,瀑泉激石弹清音。我携焦尾写其调,一曲未终风满林。”

三叠泉

三叠泉 蔡季安 摄

近鸣弦泉。泉水下泻,沿石壁流经三个陡坎而成为三叠,故名“三叠泉”。泉侧岩石刻“三叠泉”三字,据安徽通志馆《金石调查录》载,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罗渊章所题。

翡翠池

翡翠池 张涛 摄

翡翠池在叠障峰下,芙蓉居至松谷庵路旁。长15米,宽8米,深10米,池水碧绿,色如翡翠,故名。池旁石壁有“佛”、“翡翠池”等石刻。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加上飞瀑的冲击,黄山成为一个“天然氧吧”。在此观景,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身心的一次健康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