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阆中 争做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雨木风叶楼 2019-05-31

  编者按

4月29日,我省首批十个天府旅游名县正式公布,成为全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标杆。

www. 抓好优势资源,做大县域文化旅游品牌是天府旅游名县最重要的工作。作为首批入选的天府旅游名县,青羊区、都江堰市、剑阁县、峨眉山市、阆中市、长宁县、广安区、汶川县、稻城县、西昌市都拥有哪些比较优势?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有哪些经验?即日起,本报推出《天府旅游名县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立峰

今年“五一”小长假,是阆中市被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后的第一个“五一”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阆中名气大增,被央视等媒体频频点名,走红网络。据阆中市古城景区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阆中旅游接待的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都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以上。

5月17日,记者来到阆中,感受古城的魅力,探访它文旅融合的秘诀。依托古城 以活动盘活文化

阆中发展旅游,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古城。5月17日晚8点,由阆中市联手省歌舞剧院打造的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仙境》准时在南津关古镇同游客见面。守门的“张飞”、轻快的民歌《晾衣裳》、民俗舞蹈“亮花鞋”、“陈氏三状元”的读书声……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演出,都蕴含着一段精彩的文化故事,让游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阆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很深,我们发展旅游的重要经验,是把这些文化内容用活动作载体来盘活。”阆中市委宣传部部长蒋晓平告诉记者,比如,为了盘活春节文化和“春节老人”落下闳这张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名片,阆中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举办了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包括“春节老人”形象全球征集、新春曲艺节、迎春花灯节、“春节老人”邮局在内的系列活动,尤其是正月初一祭拜落下闳,让这位历史名人走进更多游客的视线。此外,阆中还举办天文学国际学术论坛、推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落下闳故居工程、改造提升“观星楼”工程,来加深文化的厚度。

文化的载体是古城。阆中在保持古城原风原貌的基础上,新建复建了多处历史文化点位,充实文化看点,力求让游客寄情于景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风土人情,与景点充分交流互动。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阆中还不断加强文化遗产、文物资源的认定与保护,“正月十六游百病”“王皮影”等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世界双遗产预备名录。

文旅之外,体育融合也是阆中一大特色。四国男篮国际挑战赛、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健身舞大赛、端午龙舟赛等文化体育活动的举办,帮助阆中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有效转变,延伸了阆中旅游产业链条。项目带动 三大举措推动未来发展

记者了解到,阆中这些年一直狠抓项目落地。从 2010 年的 4 亿元,到2018年的40亿元,阆中成了文游投资的热土。近两年,阆中先后签约了阆中水城、阆中赛城、阆中康养城、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大批投资超过800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

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以古城为核、以嘉陵江为轴、以城郊30分钟车程为圈的大旅游格局已形成。兰渝铁路、高速公路、阆中机场、嘉陵江航道等立体交通网络也正在形成。

在评选为天府旅游名县后,阆中下一步怎么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阆中将一抓大产业融合。未来将加快阆中水城、阆中赛城等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设,推出更多高内涵、参与性强的文旅产品,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二抓大环境优化。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加快“智慧阆中”建设,不断做强旅游承载、提升旅游服务;三抓大营销宣传。借力高端平台、大型活动,扩大阆中影响力、提升阆中知名度。借力“大蜀道”知名文旅精品建设,加强与川东北地区景区景点协调联动,互惠共赢。

作者:张立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