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和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其中巧妙科学和实用的榫卯结构更是凝结了历代匠人的创造智慧的结晶。 榫卯结构不仅使作品具有艺术上的美感,更使作品在力学上具有科学合理性,使作品坚固耐用,所以我们的每一处古建筑和每一件古家具都可称得上货真价实的工艺品。 从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我们知道,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在建筑上就已经开始应用许多种榫卯结构,随着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发展,榫卯结构也不断完善,到明朝,只是在家具上就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凤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上百种,可以说浩繁复杂,极具巧思。 今天,建筑和家具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在品质和效率上更加先进,榫卯结构逐渐被淘汰。 我国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和现代技术比起来就真的变得一无是处,就真的要被束之高阁了么?也未必,只要我们善于保护,善于发掘,善于利用,在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藏中随便搜寻一下就能发现巨大商机和财富。 举个例子,乐高积木,不要小瞧这个儿童玩具,它很能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让全世界的孩子爱不释手。每套正版乐高玩具上千元,让始创于丹麦的乐高公司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公司。 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我们的榫卯结构创造出一套我们自己的儿童积木玩具品牌呢?我们的文化底蕴比别人浅薄?我们的发明创造不如别人高明? 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不能光讲究传承,不能只停留于标本式的保护,还要善于发掘和利用,使它发挥出更大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迸发出新的灿烂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