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峰说热透灸,西医说放化疗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之外治法中的温热疗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可见灸法在古代的医疗中曾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防病治病,延年针对早衰、疲劳症、亚健康、妇科美容、中老年疾病、常见关节骨骼病等问题研究出对应的技法及配方,对男人有补元气、抗疲劳作用;对女人有美容、愈妇科作用;对中老年有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活筋柔骨、保养关节、辅治疾病、延年益寿等作用。 凉 上 防止上火及心脑血管疾病 凉上就是凉脑,是指让头部尽量适应自然温度的变化,不要稍微降温就马上戴帽子、包围巾。 1、火热最易上攻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六条阳经全都上升至头部,胸上至头的阳气最为充足,也较为耐寒。 统辖火的心在上,故火热之邪也易循经上攻于头部,出现头昏头胀、眩晕等多种病症。 2、如何凉上? 冷水洗面 用冷水洗脸,往往能清醒头脑,提高思维能力,长年坚持能预防感冒。 有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人,可将脸和双手浸泡入冷水之中,迫使鼻、脸部位甚至整个上半身血管收缩,提高抗御风寒的能力。 艾灸下肢穴位,引火下行 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灸完后可以从下腹部或者后腰邸部的八髎、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以引火下行。 暖 下 补肾强身,激发一身之阳气,暖下就是暖足部。 1、若要安,脚要暖 为什么要注意脚暖呢?归根结底,还是要养阳气。有人说人的阳气起源于脚的脚指头,其实阳气真正来源于脚底的涌泉穴。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脚心是悬空的,而涌泉穴正是在悬空的位置。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被引就下而归源。所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脚离心脏最远,号称人体第二心脏,血供缓慢,保暖功能差,易遭寒邪侵袭,如果不把它的温度保护好了,人体的气血运行就会受到影响。 下肢循环不好,不只是脚的问题,包括膝关节和泌尿生殖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灸涌泉,常泡脚,乃暖下之本 '脚常热”最简单的方法是泡脚,可以有效驱除寒气,温暖全身。 夜晚就寝前用陈艾叶煮水泡脚,泡到微微发汗为止,可以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提升免疫力。 还可以经常艾灸足底的涌泉穴,这是肾经首穴,艾灸时能感受到全身热量的涌动,还能滋阴降火。 温中央 保护好先天后天,这里的中央就是指腰腹部。 1、中央一凉,上下失守 现在年轻人中特别流行露脐装或低腰装,其实是既伤了先天,又伤了后天。古人认为背为阳,腹为阴。 而肚脐是阴中之阳,代表着后天。后背的腰眼则是阳中之阴,代表着先天。像年轻人前面露脐,后面露腰,透阴透阳,就会使纯阴阳之气外浮。 而且腹部这里本就属阴,阴属寒,人体六条阴经聚会在腹部,腹部可谓人体极阴极寒之处。 寒久了则凝,凝则瘀,痰湿瘀毒这些体内垃圾最易瘀堵于腹部,造成上下不接,上热下寒。 妇科病也喜欢生长在寒冷、湿气足的地方。 因为腹部处于一个低洼的地理位置,所以寒湿最易汇集,并涌向胞宫,引起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等病。 而腰为肾之府,一旦腰部受寒而造成肾气受损,伤了先天之气,同样会造成各种腰痛、生殖系统疾病。文章来自http://www.御冰台蕲艾 2、如何暖中央? 艾灸腰腹部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果你不懂经络配穴,只灸肚脐一穴都能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可健身延年。 另外,还可经常艾灸气海穴(强壮穴)、关元穴(温洵丹田化热),命门穴(提升一身阳气)。先灸腰部,再灸腹部,能覆盖多个穴位。 对于暖中央,我这里有一个小方法,没事的时候大伙不妨经常练练。一只手的手心按住肚脐眼,另一只手的手背贴在后背的腰眼处,用手心拍肚皮,用手背敲腰眼,连敲108下。 在这里提醒您的是,一定要用手心对着肚脐、手背对着腰眼。因为手背为阳、手心为阴,用手背的阳来补阳中之阴,而用手心的阴来补阴中之阳,这样敲可以先天后天同补。从阴阳的角度来说,不可重阴重阳,必须是阴与阳相对。另外,用手背去敲肚脐也是比较别扭的。 艾灸注重整体调理 艾灸注重整体调理,治疗慢性病,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坚持较长的时间,才能灸通上下,灸通左右,才能调节好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中气旋转如轴,四维升降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只要你能认真长期坚持艾灸,吃好睡好,保持好的心情,就一定能治好病! 艾灸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舒服,绿色环保。长期坚持艾灸温灸,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奇迹!艾灸作为中国古老的养生疗法,集理疗、养病、休闲、养生于一体,是健康养生行业的集大成者。艾条的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 未病先防是为“上医”,该如何防?除了生活方式,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以养护阳气、防病保健。艾灸的作用艾灸的作用主要有六种: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的好处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现代应用上。 王廷峰自幼跟随其宗祖伯父学习中医针灸,从事针灸临床二十余年,其间师承于灸学泰斗谢锡亮门下,尽得真谛真传,擅长化脓灸及王氏热透灸治疗疑难病症。亲自施灸20万余人次,均获良效。 认为“灸法扶阳,多灸重灸,灸通灸透”,化脓灸、热透灸疗法对疑难杂症往往能获得顿起沉疴,扶阳祛病的奇效。 艾,来自远古,大地之恩赐,厚德载物 灸,源于太阳,上苍之馈赠,自强不息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 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阳气若足千年寿 艾灸扶阳第一方 第️1阶段:一灸补阳——改变体质 第️2阶段:二灸化阴——驱逐病邪 第️3阶段:三灸强免疫——提高免疫 艾灸是否灸“透”可以通过患者的四个层面来验证: 第一层是形,形顺了,肢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第二层是质,质柔了,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 第三层是气,能感觉到患者说身体里面暖了热了。 第四层是神,他觉得舒服了。 形,质,气,神,这才叫标准。 只有灸透了,才能起效果,每次都起一点效果,连续艾灸,就能改变体质。 最后提醒:虽说灸量到位才有效果,但是,施灸过程中还是以自己身体的感觉为上限,谨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重点学习内容:何为阳?为何扶阳?如何才能扶阳? 从坎离说,从三阳说解读王氏热透灸在临床上应用及活用四逆汤加减治顽疾,临床价值具大,对于难病得心应手!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王氏热透灸临床治疗经验分享(新增内容)
第七讲:王氏热透灸应用专场
第八讲:(实操—手把手教学)
第九讲:(实操—手把手教学)
第十讲:
第十一讲:(新增内容)
传承时间:2019年6月23号报到,24号,25号,26号传承学习。 报到地点:文峰宾馆(阜阳市颍州区颍州中路158号) 为中医复兴,为健康中国,把中华魂宝、救天下苍生的灸法传承好,2019年决定为: 1.院内参观, 2.集中授课, 3.门诊带教, 4病房查房, 5.亲身体验, 6.病例交流互动, 7.特色专科打造, 8.健康服务理念和医患沟通技巧等摸块传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