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烈”字为何少了一点?

 五者自居 2019-05-31

杨松河

 

          2010626日,我们采风组一行登上南岳最高峰祝融峰之后,即下山参观位于香炉峰下的“忠烈祠”。忠烈祠是国民党政府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大型陵园。1939年动工,1943年竣工。199712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烈祠主建筑为享堂神殿,神殿正门上的“忠烈祠”匾额是由蒋介石亲笔书写的。游人一眼就看出“烈”字里面的“歹”部少了一点。导游小姐说,这应该不是笔误,而是蒋介石刻意而为。此说虽然没有当事人的任何文字证实,但从推理角度看,却也可以圆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继而“焦土抗战”的错误政策,加之指挥失当,致使战事连连失利,而日寇却长驱直入,铁蹄践踏我半壁河山。大批抗日将士浴血奋战,但伤亡惨重。 1938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守后,国民党抗战中枢移至重庆,湖南由后方变成了前线,南岳衡山因地势险要也就成了抗日大本营之一。蒋介石此前在衡山建有别墅,因是湖南省主席何键所建,故称“何公馆”。193811月上旬,蒋介石在何公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长沙外围作战计划,重申了“焦土抗战”的策略,随后又电令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由于事先准备不周,守军张皇失措,在日寇尚未到来之前就放火烧城,酿成弥天大祸,千年古城长沙毁于一旦。这便是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案。消息传出,举国悲愤,民怨沸腾。16日,蒋介石来到长沙,当他登上天心阁,只见满目疮痍、一片焦土,自觉面红耳赤,他下令枪毙三员“玩忽职守”的执行官。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也被“革职留任”。

长沙大火后没几天,即193811月下旬,国共两党在何公馆召开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会上许多将领提到抗日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得掩埋,全场为之敛容,蒋介石也似于心不忍,遂嘱陈诚、薛岳主修忠烈祠。期间战事激烈,以身殉国的民族英烈与日俱增,蒋介石作为抗战最高指挥官,在题写忠烈祠匾额时故意将“烈”字少写一点,寓以“烈士少一点,胜利快一点”之意,也在逻辑情理之中。

问题是,蒋介石作为“最高统帅”,只要他真诚维护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与共产党领袖共同商讨破敌之策,那么,中国的抗战必定可以顺利一点,军民的牺牲肯定就会“少一点”,抗战的胜利自然也会“快一点”。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剿共第一要务,搞摩擦越来越起劲,接连制造了多起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变”来,艰苦抗日的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大的代价!这个代价,是蒋介石在“烈”字上少写一点就能弥补的吗?

据说,当年蒋介石故意留下这一点不写,是想等抗战胜利后再添上去!可惜的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忙着打内战,早已把“这一点”忘在九霄云外了!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海峡两岸关系终于出现了和平共赢的好势头,两岸游客也就可以自由地来忠烈祠祭奠抗日英灵了。当然,在参观缅怀的过程中,观众难免对历史遗存的“这一点”说三道四,想必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