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温天气来了,葡萄白粉病这个大敌也来了,你的措施到位了没?

 五星lllnu3va7j 2019-05-31

正是葡萄开花的季节,果农朋友们注意啦,葡萄叶片上的小绒毛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果实和叶片上慢慢长小小的“白毛毛”了,那您得警惕啦,搞不好就是葡萄得白粉病的征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是一种分布范围很广,危害严重的葡萄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敏感。我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发生,尤其北方干旱种植区发生较重。给葡萄产量和品质提升带来严重威胁,给果农朋友们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危害症状

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受害幼果容易开裂。

叶片受害:在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新枝蔓受害,初呈现灰白色小斑,后扩展蔓延使全蔓发病,病蔓由灰白色变成暗灰色,最后黑色。

二、病原菌

病原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称葡萄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直径84-100微米,附属丝10-30根,多隔膜,顶端卷曲。子囊4-6个,椭圆形,大小50-60×25-35微米,子囊孢子4-6个,椭圆形,大小20-25×10-12微米。无性阶段称托氏葡萄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三、发病特点及规律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 necator)。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受害组织或芽鳞内越冬,第2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穿透表皮进行初次侵染,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份停止发病。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28摄氏度,空气相对温度较低时也能萌发。夏季干旱或闷热多云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时利于发病。果园地势低、土壤质地黏重、空气湿度大,葡萄过度密植、修剪不合理、田问郁闭、通风不良,施肥偏氮少磷钾,田间管理措施粗放,造成葡萄植株抵抗力低下,均易导致白粉病大范围的流行。

四、预防白粉病的措施

1、植物检疫御灾

预防植物病虫害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阻止病原菌进入未曾发生该病虫害的区域。植物检疫可有效防治许多危险性病虫害扩散、传播和流行。葡萄作为多年生植物,葡萄种苗检疫制度的健全和检疫措施的严格执行对葡萄病虫害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2、农业预防

(1)选用抗病品种:不同葡萄品种/株系对白粉病的抗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对白粉病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巨峰、夏黑、赤霞珠、早紫、风凰5l号、摩尔多瓦等。

(2)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性多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搭配化学肥料,补充微肥,以保证葡萄所需养分的充分供应,降低生理性缺素症的发生;根据葡萄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差异,科学复配氮磷钾元素,如新梢生长期选用高氮配方以促新梢生长发育,开花期选用高磷配方以促进花芽分化,硬核期选用高钾配方以促进果实着色;根据当地土壤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肥料类型,实现施肥的适时、适肥、适量、适法。雨后及时排水防涝、干旱及时灌水,保持院内适当干湿度,避免旱涝交替频繁,降低白粉病发病机率。

(3)整形修剪、合理负载:确保树势健壮生长季科学整形修枝、及时绑蔓、疏副梢、摘心、疏叶、整果穗,控制留枝量,提高结果部位,调节枝蔓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白粉病病菌传播机会。科学疏花疏果,调节负载量,留果量。一般控制在1 000—1 500千克/亩为宜,尽量不要超过2 000千克/亩,营养枝与结果枝比例控制在1:l或l:1.5,以生产高质量果品,保证树势健壮,连年丰产。

(4)保持果园清洁,降低茵源基数: 葡萄生长期和秋冬修剪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落花、落果等,修剪病梢、病枝、病果,带离果园集中深埋或焚烧,降低病原菌基数,降低侵染机会。

3、化学防治

3月中上旬,葡萄芽膨大而未萌芽前及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一50倍液,全园喷洒,包括植株和地面,消灭或减少园内植株表面的越冬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发芽后绒球期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质量分数,后同)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初期侵染,减轻后期发病机率。葡萄白粉病的其他防控适期: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膨大期至转色期、果实采收后。

目前常用防治葡萄白粉病化学药剂有: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50%保倍福美双水分散粒剂l 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己唑醇微乳剂1 500~2 500倍液、30%氟环唑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3 0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1 500—2 500倍液、42%苯锈.丙环唑乳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9%氟菌.肟菌脂悬浮剂、22%嘧菌.戊唑醇悬浮剂等。其中,硫制剂是作为葡萄白粉病的基础性防治药剂,对葡萄白粉病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连续或超量单一用药的不规性往往导致白粉病防治效果的不稳定。

为避免白粉病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葡萄抗逆性,提高防治效果,关键时期使用化学药剂预防时,应注意不同品性药剂的交替使用。葡萄白粉病一旦发病,病菌传播性强,病情蔓延快,危害严重,为防止疫情扩散,要及时启动救灾措施。葡萄白粉病爆发时,可复配多种药剂进行有效防治,连续用药3次,达到治疗一治疗一保护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