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解读三位油画大师作品,为大家解读油画中意象化手法是如何表达的,在艺术家赵无极的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质情调。其作品中的空间是他最为关心的元素之一。他的油画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物理性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来的确是虚实相生的空间感。在作品《No.401》中,体现了一种宇宙虚无混沌的意象化空间感受,既具有自由抒情的特点又富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No.401》图 画面以蓝色为主色调,利用泼洒、扫染等手法,通过深蓝与浅蓝的明暗对比将画面的前后空间表现出来,中间加入了黑白的线性因素,产生了线与面的疏密对比,再加上一些肌理的制作,整幅作品空间效果虚实相生,疏密结合,虽然是以真实自然为依托,但艺术家将内心的主观思想融入其中,精神深处的空间与画面融为一体,呈出一种意象化的空间。 他的绘画空间表现也独具东方气韵。朱德群自小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身上流淌着东方血液,再加上出国留学的经历,见证了塞尚、梵高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大师的作品,内心深受鼓舞,但他的艺术根基依然建立在东方意识之上。 《拾遗》图 在朱德群的风景油画《拾遗》的空间表现中,天空、山峦与水面这三者之间已经打破了真实的空间关系,色彩丰富但和谐统一,通过色彩的明度对比与点、面之间的结合,尽管采取了潇洒的笔触、概括的提炼,但确使得整个画面空间繁密有度、生气勃勃,每一笔之间通过扫、压衔接,将艺术家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受寄托在画面中,使画面空间蒙上了一层氤氲的气氛,显得愈加神秘,呈现出一种具有东方水墨气质的意象化的空间表现。 洪凌作为一个始终在山水间游走的画家,其在 1990 年代之后所创作出的一批风景油画与人们一直以来的审美标准逐渐形成差距。它致力于借助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观,把中国当代风景油画最具独创性的价值深入挖掘出来。在其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上,并不是对自然山水空间的真实描摹,而是融入了心灵渴念与心性修炼的风景,是在对自然的默化之中契悟的生命风景,是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意象化空间表现的风景。 《霜林醉》图 他的作品《霜林醉》在空间表现上,就体现出具有中国意象化的与西方传统风景油画截然不同的整体空间表现效果来。整幅画的空间真实感和纵深感并不十分强烈,仅是利用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变化及点线面的处理来表达画面空间,近实远虚,将后面的天空与前面的水面关系做一简单交代,显示出了画家主观的表现与非凡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画家并没有按照真实的客观物象加以表现,而是将悠远的天空飘渺的远山、层峦叠嶂的霜林、澄澈的水面等与其情感因素交融之后形成业已主观化的改变了的物象,达到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效果,空间表现也具备强烈的主观性。在这些自然物象的空间表现上,不时借用中国传统绘画笔墨表现中皴的笔法,泼、洒的表现手法,充斥着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味。在他的画面里,我们并看不出仔细刻画的物象,他采用了整体的表现方式,忽略细节,直抒胸中意气。特别是他对于画面的空间表现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