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要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

 慧本阅读 2019-05-3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有孩子在大街上哭闹,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父母百般安慰但是并没有多大作用,孩子难以平静下来 ,家有坏脾气的孩子,父母会有烦恼,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父母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哄孩子,而且处理不好还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和睦。其实,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是家长亲手养出来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坏脾气。

如果你家孩子脾气非常差,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平常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找一下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在哪里?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要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

当婴幼儿还不会说话时,他们一般只用肢体语言和哭声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家长比较忙,没有时间陪伴宝宝,宝宝会感到自己受了冷落,就会通过哭闹来引起家长的注意。所以,孩子还在婴儿时期,家长要多注意陪伴孩子,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否则,孩子可能会一直哭闹下去,以达到目的,如果家长纵容了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告诉孩子,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一直通过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也会形成习惯。

因此,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就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可以先跟孩子讲道理,认真讲述自己的理由,如果劝说无效,家长可以采取无视的行为,哭闹这种事费体力,,孩子哭累了,饿了自然就停下来了。有了诸如此类的失败精力,孩子就会意识到哭闹没用。

当孩子逐渐长大,生活范围也随之扩大。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孩子都可能会犯错,或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冲突。宝宝犯错时,因为害怕会被责备,会采用哭闹的方式转移父母的注意力,企图逃避责任。家长要问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如果是孩子犯错了,还要分清楚原因,无心之错,家长不要责备,而要告诉孩子以后多加注意,不要再做错。如果的确是孩子故意犯错,家长就必须加以批评,必要的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不要让孩子以为只要哭闹就可以逃避责任。

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则是容易感觉受到欺负了,会很委屈,甚至恐惧,需要通过哭闹发泄出来。家长要及时安慰孩子,当他平静下来后,再和他分析原因,并尝试引导孩子和对方和解。

在日常的教导中,家长要注意有理有据有节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坚持应有的原则,从小为宝宝立规矩

当孩子和家长说话时,无论年龄再小,家长都要认真对待,平等交谈,尊重宝宝的问题。许多孩子在2岁时,能够理解的东西其实已经超出了家长的想象。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学会耐心倾听和解释。对孩子的正当要求,家长要尽量满足,如果实在没时间,就要和孩子解释自己的难处,并约定补救方法。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家长要和他认真讲道理,让他明白家长不同意的原因。

平时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们多进行情感交流,和孩子建立很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首先要和孩子进行交流,寻找他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孩子的关键,正确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以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