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这件事你只有发言权,没有决定权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9-05-31

  前两天送宁宁上幼儿园,听说了很暖心的一幕。

  宁宁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每天开车接孩子的时候,都会特意绕到家附近的地铁口,先接上另一位妈妈。

  因为幼儿园的位置比较偏远,如果没有这位妈妈的帮忙,另一位妈妈需要每天地铁换公交加步行十多分钟才能到,光跑一趟就得一个多小时。

  同是当妈的,心疼那位妈妈的不易,这场义务的搭车帮助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每天都在风雨无阻地坚持着。

  只是让这位妈妈有点遗憾和为难的是,她只能帮到一半。

  幼儿园是混龄制,她的孩子3岁多,那位搭车妈妈的孩子已经快6岁,虽然在一个班,但这两个孩子没法玩到一起。

  她3岁多的孩子坚持,他们家的车,只有她的好朋友才能坐,拒绝让6岁的孩子上车,不然就开始大闹天宫。

  试过一两次,都以孩子的激烈反抗尴尬收场。所以只能孩子不在车上的时候,她才能搭上那位妈妈。

  本来可以每天4次的搭车,现在只能有2次。她说很想多帮一点,但又头疼自己家娃,知道惯着不太好,也一时没什么好办法。

  是强制执行,还是尊重娃的这点“小原则”?也有点摸不清楚了。

  不准不熟悉或者不喜欢的人上自己家车,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娃的爆款执念之一,反正我身边真的见过听过不少。

  我家的几个娃,也都有过这样的时候,娃吵得快把人耳膜震碎,客人尴尬陪笑直往外跑,这滋味儿还真是不好受。

  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孩子讨厌跟不熟悉的人呆在一起,这能理解;他们的理性发育还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拼命大哭大闹,也正常。

  情绪可以接纳,但在行为上,基本上我还是强制执行了。

  我的想法是,客人搭我车的这件事,是不在孩子的责任范围内的,孩子只是一个乘客,由我来负责把她们送到目的地。

  她们觉得同行的人影响了心情,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没有权利来决定谁可以坐妈妈的车。

  几个月前宁宁也有过一次搭车执念,我需要先去幼儿园接上她,然后再接上我的朋友一起去办事。

  在去接我朋友的路上,我提前告诉宁宁,

  “一会儿一个阿姨会坐我们的车,她是妈妈的朋友,等下我们要一起去办事。”

  话还没说完,宁宁已经开始嘟着小嘴大叫,

  “不要!我不要别人坐我的车!不行!”

  我继续说,

  “我知道宁宁不喜欢,但这是妈妈的车,不是宁宁的,所以妈妈来决定。阿姨到时候会坐在前面,你坐在后面就好了,不会打扰到你的。”

  告知完后她自然是情绪爆发,我赶紧放她最爱的儿歌转移注意力,不再跟她多说。喊了一阵后,她慢慢安静下来。

  接上我朋友后,她又是一阵反抗,但也许是提前已经释放掉了一些能量,也感受到了我的坚决,我赶紧问她想听哪首儿歌,要不要拿一个小零食吃?

  小人哭哭唧唧一会儿,就听着歌吃着零食,认命地停了下来。

  孩子身体里都装着一个小雷达,随时探测着爸妈态度和情绪的些微变化。

  我发现,很多时候跟他们纠缠得越久,他们就越觉得有机会翻盘。在孩子没有权利决定的事情上,表达完自己的坚决后,少纠缠,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

  当然,表达坚决并不是冷酷无情。情绪可以无条件地接纳,我理解你的不满,不会责怪。也可以给一些你能做决定的选择,但必须是妈妈决定的事情,你先只能跟随。

  但界限到底在哪里呢?什么时候该尊重孩子,什么时候必须守住底线,这也是我养娃这些年最被困扰的问题,

  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主权,才能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责任感。但给太多,也很害怕养出一个无法无天的小祖宗。

  我想,没有哪一本育儿书、哪一个育儿专家,可以清晰地罗列出到底哪些该尊重、哪些该坚守。

  孩子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年龄也在不断变化,这个界限,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会不断变化的。

  最近又重读了海姆·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面关于选择权和发言权的描述,有点让我豁然开朗。

  他说,有些事情,是完全在孩子的责任范围内的,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而有的事情,只在我们的责任范围内,虽然对孩子的利益有影响,孩子可以有发言权,但没有选择权,决定由我们来做。

  比如吃饭,在孩子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饥饱后,现在在我们家,我觉得这是她们责任范围内的事情,是有选择权的。

  准备好比较丰富的食物摆在她们面前,几个娃可以选择吃什么,吃多少。

  但不管吃了多少,在下一顿饭前都是没有饼干之类的管饱的零食吃的,这个选择做出的后果,需要由她们自己承担。

  对小拍这样十岁的孩子,如果真饿了就饿一顿。对另两个两三岁的小娃,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饥饱。

  如果真的吃得太少,我会把她们的饭菜先留起来,等到她们喊饿想吃零食的时候,就把饭菜端出来,必须得吃完饭再想零食。

  想起小拍小时候,经常被她的吃饭问题弄得焦头烂额。

  回过头来看,那是因为没有区分好职责范围,非要把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揽下,结果是吃力不讨好。

  再比如我们家另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孩子吃饭前不肯洗手。

  每次到准备开饭的时候,拍爸就会开始夺命连环催,

  “准备吃饭了,小拍你现在可以去洗手吗?宁宁现在可以洗手吗?Lisa可以去洗手吗?……”

  几个娃通常是呆坐着不动,直到拍爸进入怒吼模式开始抓人,大大小小狂风暴雨一阵,饭开没开吃就没了胃口。

  饭前洗手这个事情的到底在谁的职责范围内?

  我和拍爸沟通后,觉得孩子的卫生习惯,由它带来的健康后果是他们自己暂时无法承担的,这个责任需要由我们来承担。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孩子有发言权,但没有选择权。

  为了走出这个死循环,我们决定换一种叫洗手的方式。不用问句来喊,而是直接走到娃的面前说,

  “要吃饭啦,我们去洗手吧”,然后唱起洗手歌,边哼唱边拉着她的手去洗水池。

  她们可以表达不愿意洗,也可以给她们选择洗手液香味的权利,但饭前洗手是必须要遵守的,自己要是不去,爸妈也会坚定地领着你去完成。

  几次以后,几个娃已经明白这件事没得商量,一旦形成习惯,就不会再有饭前的血雨腥风了。

  那责任范围的判断,有统一的标准吗?

  跟身边几个妈聊了聊,发现大家的判断略有不同。

  比如有妈妈说,3岁前的小娃吃饭,应该属于爸妈的责任范围,因为吃得够不够,营养均不均衡,会严重影响到小娃的生长发育,这个责任孩子自己没法承担。

  站在注重孩子生长发育的角度想,这个判断也没毛病。

  我觉得,判断标准同样也是一个个性化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只是在一个孩子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当爸妈的最好有统一固定的标准。

  让孩子和爸妈都明了,在各种冲突里,孩子到底是拥有选择权,还是只有发言权。

  责任范围清晰了,才能少掉很多不必要的毁掉亲自关系的纠缠。

  一个很早就实践这一点的朋友说,他儿子现在7岁,前一阵子抱怨,自己上学又要午托又要晚托,学校的饭菜都要吃吐了。要是妈妈能辞职当全职妈妈,每天给他做饭吃就好了。

  朋友跟儿子说,

  “妈妈也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啊,而且如果妈妈辞职在家,会很无聊的……”

  还没等说完,儿子摆摆手说,

  “算了算了,辞不辞职是你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我只是说说我的想法,还是希望学校饭堂快点开发新菜吧。”

  她说被儿子逗得哈哈笑,我是真羡慕她有这么明白的儿子啊!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