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丨艺如登高境自远(有声)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5-31

稿源:长沙晚报
2019-05-30 9:18

  人生选择坚持,大多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看清目标和意义,认定喜欢,选择开始,并坚持;另一种则是偶然开始,然后喜欢,选择坚持。我学国画,当属后者。

  回望来路,甘苦自知。走过的历程大致分四个阶段:刚开始照老师的教学和样稿画,后来,掌握方法自己画;再往后,查阅书籍和文章,学习技巧,并在网上搜索大师作品,模仿着画;现在,开始观察大自然的花草、禽鸟,并观画展,知典故,明寓意,学着创作。逐步完成从简单绘画,到讲究意境的构思、构图和寓意转化过度。

  今年春节时,我画了12幅国画挂历,全都被朋友要了去,还有一幅远赴重洋,挂在了朋友美国的家中。父母半是骄傲半是遗憾地说:“是不是,我们打小埋没了你的天赋?”父亲还以我的乳名,为我取了“凌云阁”的书斋号,有登临艺术境界的寓意;先生说:原本以为你学着玩,刚开始画了一只关节很大的呆鸡,看你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还觉得很好笑,没想到现在竟像模像样了……

  心有所悟,魂有所依!书画的好处自不待言。我感受最深的是:寄情书画,怡情养性。我从事文字工作,写大稿和大材料期间,往往精神比较紧张,书画变成减压和放松的最好方式,加上对书画和历史典故的理解,开阔了视野,加深了文学底蕴,写文章反而下笔有神,一气呵成。

  文以达心,画以适性!作家有“文品”,画家有“画品”。我虽初学,但崇拜有着高古情怀和澡雪精神的大师。觉得:画如其人,书画是人格的显现。而追古溯源,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大文人,书画和文字大多是陶身心、养浩气的艺术结晶。也因此明白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平时观看作品和画展,也是极好的方式。

  前几天,在李自健美术馆,看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等近现代国画大师展,恰逢捐展的收藏家现场讲解,传授怎样鉴赏甄别书画作品,讲解每个年代书画的特点,以及每位大师的精工之处,如醍醐灌顶。比如,白石老人的贝叶虫草图,寥寥几片叶子,几只小虫,却是卖得最贵的作品,一片叶子就值一平方尺(33.3cm×33.3cm)的画价。起初颇为不解,听过讲解,再细细观看,发现每片叶子的筋脉勾勒得惟妙惟肖,结构十分繁复,在雅逸中透着禅意。顿时明白,书画的三境界:景物的境界,笔墨的境界,人文的境界。

  说到境界,笔墨之内是有穷尽的,笔墨之外是无穷尽的,好的作品一定有着好的寓意和意境。

  登高极目,知天地之大,置己苍茫,知寸身之微!书画是一条流淌的文化和思哲的河流,绵延千年。徜徉于此,我期望,找到一份文化的自信,并通过努力与坚持,将书画与文字特长融合。以一滴水的能量,汇聚成奔涌在时代浪潮下的文化力量,想必,那也是一种极好的文化传承!

【作者:黄婵】 【编辑:罗亚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