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古代的文人们都喜欢对对联,来分出才华的高低。像我们熟知的苏轼和佛印,乾隆和纪晓岚,都为后世流传下来了许多有关对联的趣事,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一讲,一个关于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在苏轼被贬到地方之后,在当地的寺庙里结交了佛印和尚,两个人经常一起参禅论道,谈论天下的大事,本来心情郁闷的苏轼和佛印交谈久了,心里豁然开朗。所以即便是他被贬了,也没有太过伤心,反而两人还经常一同出游。 苏轼为了散心,打算和佛印一同前去乡下,感受一下村庄里的宁静与恬淡。但是佛印却认为,宁静是来自于内心,而不是靠外界的环境决定的,无奈的苏轼只好跟着佛印一起去了城里的集市,二人打算在集市中闹中取静。 到了集市之后,他们坐在了一个酒馆里,点了一壶茶,就这么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刚开始苏轼还能耐得住性子,但是时间越久他越坐不住,反而是佛印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整个人都是悠然自得的状态,好像集市中只有他一个人一样。 他看到了苏轼内心的不平静,于是提出了要和他切磋对联,苏轼一听就来了兴致,平日里二人没少对对联,但是双方都旗鼓相当,大多时候都是平局,很少能分出来胜负。再加上苏轼是一个大才子,和佛印打成平手,他的心里自然是不甘心的。 所以听到了这个建议之后,立马答应了下来。佛印环顾了酒馆一周,说出了一个上联:丫头吃鸭头,丫头嫌鸭头咸。原来店里恰巧有一个小女孩在吃鸭头,于是佛印就以她做了一个上联,丫头和鸭头又是谐音,嫌和咸是同音,这个上联出的十分精妙。 就连苏轼这个大才子都愣住了,思虑了半天都没想出来,刚开始十分焦虑的他,也慢慢地冷静下来,他看着集市外面的人流,陷入了沉思。没过多久,苏轼一拍桌子说出了下联:乡姑采香菇,乡姑像香菇香。 原来他是看到了门外卖香菇的姑娘,乡姑和香菇同音,像和香又是同音,对的十分工整,不愧是才子苏轼。各位看官有没有更好的下联呢?如果你们想出了比苏轼更好的下联,欢迎各位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进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