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划给上海哪10县?崇明就在其中,为何岛上有2块南通的飞地?
中国第三大岛是崇明岛,在以前属于江苏,但是在1958年的时候划给了上海,虽然崇明岛离江苏南通更近,但是区域的划分不是离谁近就是谁的,那么为何崇明岛上有2块南通的飞地呢?
唐朝之前是没有崇明岛的,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有两个距离相隔30公里的小沙洲:西沙和东沙,在公元697年,这里有人开始定居,公元705你那,唐朝在西沙洲上设置了崇明镇,崇就是高的意思,明就是开阔的意思。当然关于崇明岛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是:这里在以前有个沙嘴,在涨潮时淹没,退潮时出现,当这个沙嘴成为岛之后,没有了神秘感,于是就起名崇明。
元朝建立后,实行了行省制度,而在1277年,元朝政府在这里设置了崇明州,隶属于扬州路,但是这时候的崇明岛还没有成型,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这里不断的变大,知道清初的时候,这里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南北76公里,东西18公里。1396年的时候,崇明县设立了,属于苏州府,清朝时期,崇明县属于太仓州,等到了建国后,这里属于江苏南通。
上海在近代的时候,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的失败,于是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而这个时候上海就开始发展起来了,等到了民国的斥候,上海已经成为了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崛起是必然的,之后新中国建立后,上海成为了直辖市,但是当时的上海太小了,面积不过617平方公里,连一个郊区都没有,而且当时的上海工农业还是没有建立的,所以很多的消费都是外来物品,蔬菜都是进口的。
当时上海政府经过一系列的计算,算出上海要想满足自己的蔬菜要求,至少需要13万亩,但是再次计算后,发现13万亩不够,变成了23万亩。但是上海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只能扩大了,于是江苏的上海县、宝山县、川沙县、嘉定县划给了上海,当时除了川沙外,剩下的3个县城都是全部划给上海。川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浦东。1958年上海的副食品供应又不够了,只能继续找江苏要了,1958年11月21日,隶属于江苏苏州专区的川沙县、青浦县、南汇县、松江县、金山县、奉贤县和崇明县划给了上海。就这样上海拿到了江苏的10个县,蔬菜种植面积从13万亩扩大到了43万亩。直到后来改革开放后,43万亩地才不种植了。而崇明县因为地广人稀,成为了上海当时最大的农产品基地。
崇明岛不是全部划给上海
在崇明岛的西北方向,还有两个乡属于南通,那就是海门市的海永乡和启东市的启隆乡。没有划给上海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海永和启隆没有和崇明岛连接在一起,所以上海就没有要,直到后来长沙沉沙,这里才连接在一起。海永乡14平方公里,启隆乡36平方公里,但是因为崇明一岛分成两个省,所以在管理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1999年国家出面,才正式确定这两乡归属江苏,江苏会在土地上给予上海一定的照顾,才解决了问题。而现在已经没有崇明县了,在16年的时候,上海最后一个县崇明县改为了崇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