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将至,除了儿童节,跟投君首先就是想到了以前要死要活的中考和高考。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记得当年那种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残酷。 对于平台而言,6月同样是一次大考的时间了。 这不,在北京的考场,不就考倒了一批网利宝,信和系的平台了吗? 由于信和的新闻比较突发,将会在文末提及,各位看官老爷,继续往下看吧~ 自从4月起,那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的文件在业内流传,而这份文件也大有那种大考备考指南的感觉。 如今距离网传备案启动的最后时间点—6月末还剩约一个月的时间。 无论是行业还是出借人期盼已久的备案也越来越近了,各大平台这几个月来的表现如何呢? 讲到这里,跟投君认为那些对于行业报极度悲观的声音其实意义不大。 “怎么样都不会投了” “备案都是扯淡” “该雷始终要雷” 跟投君能够理解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情绪发泄口。 但是在发泄过后,不妨静下心里,重新好好看待这个曾经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行业。 说回备案的话题。 有媒体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11个风险出清程度高、合规检查质量较好、政府对风险把控能力强的省(市)地区,都有望进入P2P网贷备案试点的新阶段。 其实上面的地区已经基本把现在存活的90%的平台都包括了。 现在估计等北京的合规检查结束,下一个阶段就会开始了。 到底是引发新一轮的风险释放,还是让重振行业信心?暂不是今天讨论的内容。 今天跟投君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平台为了过备案都做了哪些努力。 ① 增加注册资金并进行实缴 首先,从那一份网传的“网贷大考参考指南”可以看到,平台要过备案是前置条件,也就是硬指标的。 从各大平台3月开始就频繁增加注册资本来看,5亿跟5000万确实是一个门槛。 试点备案方案对区域性备案的要求是5000万元实缴资本,但是一旦划定区域,那么平台只能在特定范围内开展业务,异地的业务就要终止,这对于业务较分散的平台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反对于业务集中(如车贷,三农贷)的平台来说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成本也较低。 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到不同平台之间对于未来是选择区域性备案还是全国性备案的态度。 截至5月30日,正常运营的P2P机构中,至少又26家平台增加过注册资金,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着。 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不少平台的实缴资金远没到注册资金,这里面可能是因为平台的验资报告没出。 但是也有可能是平台做出诈死的烟雾弹,所以增加注册资金就作为参考,最终还是以实缴资金为准吧。 不过上面的榜单中,我们还是能看到行业不少有实力的平台不仅完成了实缴,而且基本都是奔着全国性备案去了。 不过还是那句,仅作为一个维度的参考吧。 同时,截止5月30日,在正常运营的P2P网贷机构中,已经有31家平台注册资本达到5亿及以上,其中有19家的实缴资本也达到5亿及5亿元以上。 至于方案中曾经提到的风险准备金和风险补偿金,由于暂无实质报告,日后如果有更新,跟投君再给大家带来最近的汇总。 投友们有最新消息的也来给跟投君爆爆料呀! 其实跟投君认为,对于上述的实缴资金,这个风险准备金和补偿金貌似更能提振出借人的信心。 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相关的消息了。 (如果真的有的话 ② 按要求进行披露以及数据接入 除了注册资金的门槛,监管还明确要求平台实时数据接入系统和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台。 这个在官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 目前行业接入的机构为94家。 想看看自己的平台有没有在系统中?大家可以自己登陆网站进行查询。 ③ 业务全量接入通过测评的银行存管系统 注意,这里说的是业务全量。 也就是说,一些平台标榜的双系统,是不可以的。 必须是全!量! 目前存管银行白名单的数量已经来到了45家。 大家可以自行查看自己的平台银行存管是否在列。 在发文前,突发了信和大金融被北京市朝阳区经侦介入的消息,另有消息称,信和大金融关联平台金信网于同日被查封。 关于金信网,互金跟投的扎先生之前有过跟进。大家可以查看往期文章, 《百亿平台兑付疑团,金信还能相信吗?》 其实跟投君看来,信和系跟暴雷或者清盘其实就差一纸公告。 而一直以来都有投友询问金信网的消息。 如此一来,也算是一种解脱了。 终于不用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启新的生活吧。 这回,金信网的投友总算可以借助监管的力量施压平台,维护自己的权益。 先是网利宝,再是信和系。 北京的合规检查自开始以来,可谓是每一剂都是重药啊。 苦口良药,而那些还在北京装死的平台,你们还装的下去吗? 写在最后 信和系的覆灭可以说是能够预见的。而随着北京问题平台的相继被经侦。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该来的还是会来。 结合这些平台的待收,更能证明监管的决心。 随着这次行政检查的不断加深,问题平台将会被彻底赶出市场。 说到这里,必然会有投友认为,P2P没有未来了,这个行业已经死了。 但是正如中国的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行业过去不断地涅槃重生。 P2P在这些前辈走过的道路下也终究会引来光明。 从2016年开始,监管对P2P还是持肯定的态度。 只是在野蛮扩张下产生的不合理和违规的行为需要被纠正。 虽然这条路上面,我们付出了很多。 但是也让我们认清了更多。 普通民众的理财觉醒,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部分无法触及却又需要金融服务的特殊人群。 这些都是P2P这些年给我们带来的成长。 投友们,跟投君理解大家现在的心情。 但是P2P孩纸还小,给点时间吧,没有哪个孩子一下来就不会犯错,会叫爸妈会吃饭。 也没有哪个行业不经历乱象和修正。 六一将至,愿大家不忘一颗童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节日快乐。 来源|互金跟投 |
|